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后感10篇(2)

  在原始部落,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闷的劳作之后,往往会选择一段时间进行宗教活动,而这种宗教活动往往是以集体的狂欢表现出来的。包括疯狂的嘶吼,没有节制的**,身体的自虐以及互相的打斗。当然,还包括一些仪式性、祭拜性和祈祷性的活动。

  在现代社会,“宗教生活”变得日益碎片化和普遍化,碎片化指的是“宗教生活”已经嵌入到日常的生活交往活动中,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化,规模更加小型化,隐蔽性也更高了,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这种宗教生活的最常见的形态便是“集体的聚会”。包括班级聚会,生日聚会,同事聚会以及其他出于种种理由的各种聚会。事实上都是一些为**活力和加强凝聚力的狂欢活动,和宗教活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宗教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或者说是新的表现形式。现代的演唱会、各种竞技体育(包括观看比赛的集聚的观众群体)以及酒吧、舞厅的产生都和“宗教活动”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联系,是宗教活动在现代生活的延伸和变异。他们身上有着宗教的影子,也能看到宗教功能的延续。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的各种庆祝性的节日最初的原始形态是来自宗教活动。西方的狂欢节、圣诞节、复活节,中国的春节、元宵、清明节等。里面有的一些是带有明显的宗教意味的,有些则没有。但是即便是没有的那些也在发挥着类似宗教活动的功能,与其说是没有,还不如说是我们没察觉到。在经历一段苦闷无聊的工作时间之后,人们需要通过这种庆祝性或者说是仪式性的活动来唤起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也许是宗族性(家族性)的、也许是民族性的、也许是社会性的,但必须是非个人的,而是集体性的。通过激发集体意识,从而换发社会活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全国性甚至是地方性节日都没有的国家会是一副怎样的死气沉沉的样子。现在的节日延续着以前宗教活动所发挥的功能,无论社会怎么变,变得怎样纷繁复杂、形态万千,一些本质的核心的人类从产生之初就有的一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

  现在中国农村的凋敝,很大程度上就是宗教形态在转换过程中的衔接出了问题。以前的农村是以大家族为主体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现在称之为迷信)的活动和仪式定时或者不定时的出现来激发村集体的活力。现在搞新农村建设,新的文化站、文化广场之类的集体聚会的场所还没搞起来或者说是形同虚设的没有人组织参与的。先把传统的东西丢了。这倒好,激发集体情感的途径和空间都被压缩了。你不可能让农民一年四季每一天都在田里干活,而不参加任何的集体活动。所以类似于聚赌、打牌成风之类的现象就出现了。显然,这并不是仅仅出于经济理性和娱乐的需要。也许他们认为自己是出于经济理性的驱动,但显然,每一个赌博的人都会明白十赌九输的道理。

  同样的道理,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春节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因为激发集体情感的可代替的途径太多了,激发社会活力的活动和仪式也太多了。人们已经在一年里参加了太多的集体活动,激发了太多的集体情感。春节是激发集体情感的最后一道宴席,但并不是唯一的一道宴席了,人们对它甚至有点厌倦了。对很多人来说它也不再是最重要的一道宴席了。最重要的也许是公司的年终庆典,也许是一次组团出国旅游的活动。谁知道呢,活动太多了!

  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我们信仰科学。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我们曾经信仰宗教。现在宗教之所以没以前那么科学和权威了,是因为信仰它的人少了(至少在我们国度是这样)。如果,宗教能成为一门学科(学习科学知识?),那么它是不是科学呢?它是否发挥过科学的功效,并且至今仍在发挥呢?它是否对人类社会有益并促进人类最终的福祉呢?人类最终的福祉,最终的追求又是什么呢?

  y/2015.2.1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后感(三):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读书笔记

  每次读到对前人说法的批驳的时候就头大。根本记不住他们的观点啊_(:з」∠)_原始分类和宗教力产生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搞清楚(是宗教力促使原始分类产生P320)。图腾宗教是一个观念体系,其本原是宗教力,即社会集体表现通过个人意识所激起的观念和印象的集合,需要符号化和对象化为某种客体才能被加以认识和表达。而这种客体本性并不具有神圣性,是因为宗教力的附着才得以升华。这一客体的存在同时表明,社会事实是超越个体心灵之上的。 原始分类:将人与事物混淆,认为两者分享相同的本质属性。这种分类的逻辑观念是由宗教构建出来的,原始宗教的本源是宗教力,即社会在其成员中激发出来的集体表现,即观念和情感的集合。这一集体表现只有附着在某种物质对象上才能够被意识到,而原始人类能选择的最合适的对象是与其最接近的动植物作为标记,这样一来,物质对象本身也就被认为分享了集体表现的本质。而社会生活又通过集体欢腾促进了这一融合。因此,原始逻辑本身是导源于其社会的。 宗教为哲学和科学开辟了道路,是因为它最先让人们开始理解,即开始让心灵去建构人与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而非仅仅用感官印象割裂地看待世界。集体思想的性质让它具备了这一能力。 个人人格由灵魂和肉体两部分构成。其中灵魂的基质是群体的道德观念和情感,具有人格中的非人格要素,即社会部分;肉体是集体表现的个体化方式和工具,是有机体部分。前者相对于后者具有神圣性和权威性。“个人不仅仅是一个区别于其他所有人的单独主体,他更是一个被赋予了对他最直接接触的环境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存在。”(由此联想到,人们总说想要摆脱自己身上的“平凡性”,这种平凡性实质上是非个人的一种“共性”,来自于社会。个人不可能完全超越他人共同的特征、超越社会而存在,因此人若使之为“人”,便必然无法摆脱“平凡性”而存在。但人可以在平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实现自己的独特性。) 神圣性具有传染性,它与凡俗世界相对立和排斥,并会渗透进后者之中。因此必须采取绝对的隔离措施,通过禁忌体系来避免凡俗的个体沾染神圣性,因为这一神圣性与其身上的凡俗性是对抗的,必然会对人产生暴力性的敌对力量。原始人混淆事物的原因在于,他们是通过宗教力对事物的作用来对其建立关联的。“宗教力是一种实体化了的集体力/道德力,是我们从社会角度出发在内心中所唤起的各种观念和感情构成的,而不是来自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宗教力在人的意识内部建而成,但它是外在于事物和个体的,它通过事物与个体的表现而存在,但并不依赖于其本质属性。通过传染,宗教力在事物身上确立了神圣性,因而即使看上去完全不同事物便会具有同一本原的特征,被原始人赋予了相同的图腾,被认为具有相同的本质,从而划归到同一范畴之中。从逻辑的角度看,这实质上是在事物之间建立了某种关联,从而为科学开辟了道路。 图腾宗教两种仪式目的:一是通过供奉保证图腾物种繁衍生息,二是通过吃图腾物种来获取神圣力量。这体现了积极膜拜具有祭祀的两个要素:共享行为(食物)与供奉行为。二者分别在图腾宗教不同时间段的仪式中得到体现。膜拜是一种双向作用,个体需要共享神圣性才能维持自己作为社会中人的生命本原和位置,而神也需要个体通过膜拜所引起的精神活动而存在。神圣本原是人格化了的社会,因此社会与个人也是双向需要的,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体(这一点存疑),社会离开个体就无法存在。膜拜的周期性来源于物质世界的节奏性季节性以及社会生活的间歇性,后者是主要原因。日常生活的紧迫性使得人们不可能总聚集在一起,而在需要时聚集从而更新社会情感,也就有了凡俗时期和神圣时期有规律的交替。 模仿仪式(宗教)和巫术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以两条原则为基础:传染性的作用和相似性的作用。其真正差异在于,模仿仪式是通过相似性进行生成与创造(神圣性生成与物种创造);而巫术仅仅是通过传染性使得对某一表现施加的影响能够作用到实体原型,使之产生同样的影响,并不包含创造,仅仅是一种沟通与引导。为什么要去模仿?目的之一是集合起来的个体用以表达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并增强人们对亲属关系的信念,并以此来与神圣存在所象征的集体进行沟通与联结。这一理由也是图腾宗教的特殊性所在。 另一目的则是将集体强烈的确保物种繁衍的观念表达出来,姿势则是最直接和便捷的表达方式。模仿仪式(信仰)起到的效果主要是精神上的功效,它能使人们情感与精神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因此仪式中的逻辑不通与其承诺失效也都被忽略,因为在仪式中他们塑造了自身,否认仪式就等于否认自身的存在。巫术实际上是宗教的派生物,其原则来自于宗教,作用范围也只是次级的世俗领域。宗教则来源于集体欢腾。 相似生成相似的原则包含了一种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它不是形成于外界的经验,因为外部经验让我们只能感觉到现象和条件,而感知不到力的作用。自我意志对行动的推动力也无法推导出蕴含在因果关系中的“力”,因为这种力在最原始的社会中被设想为非人格性的、能够相互沟通和扩散的。能满足这种条件的力只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集体力。所以因果关系是由集体力所造成的。社会力让我们既能感知到结果,又能意识到到对人的意志发生作用的、作为原因的“力”的存在,因为它的生成就是在个体的意识中实现的。并且,人们对“力”(控制与作用)的意识是在社会中产生的,只有在社会中人们才会知道自己能够支配自己的身体(此处存疑)。除了力的观念外,因果关系还包括对力的特定发展方式的“判断”与某个特定阶段对下一阶段的“先决作用”。因果关系确定了每一种力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因果范畴是由社会的共同生活提供的,它基于每个个体的共同意识形成,但却是一种绝对的框架和外在的规范,表达的是集体行动的必然性,涵盖并支配着个体经验的内容,使得社会成员产生了对因果关系的意识,并将其作为一种规律和义务来完成。 (戏剧)表现仪式被认为具有促进物种繁衍的物质功效,但其唯一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表现氏族的过去来增进传统记忆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从而保证信仰不被遗忘能够继续存在,并唤起对社会共同体的道德情感,集体意识的本质要素得以复苏。这种道德作用才是唯一真正的作用。“全部仪典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已经集合起来的群体的心理状态,恰恰构成了我们称为仪式心态的唯一的稳定牢固的基础。”对物质效力的信仰只是附属和偶然的。表现仪式同时具有娱乐要素和审美要素。在仪式过程中人们的精神会因忘却现实社会而得到放松,激发起一种欢腾的状态,这也是某些节日狂欢的来源。但其本质仍然是严肃的。 模仿仪式、表现仪式、供奉和共享仪式三者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产生的,而这些不同的仪轨其实是同一本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基于同一种心灵状态,即每个个体对于群体集合所唤起的集体力的意识与情感。仪式的作用是一般性的,它首先是社会群体定期重新巩固自身的手段,通过血缘、利益和传统、对分享了特定动物本性的认定三者使得人们产生了对于他们道德统一体的认同(信仰),通过行动(仪式)来确认他们的集体存在。而仪式除了这一本质作用之外,产生的功能是多样的,多种仪式也可以作用于同一结果,因为这些都是围绕本质形成的不同表面形式,形式在变,本质却始终如一。 禳解仪式(表达哀伤、痛苦、赎罪并予以破解的仪式)与积极膜拜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集体情感和道德状态的反映与表现。当群体因某些原因(死亡、灾难、亵渎等)遭受了削弱与侵犯,就会集合起来通过仪式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关系,将人们集合在相同的精神状态中。在仪式中发挥作用的是集体力,仪式也是由非人格的集体力所决定。人格性的宗教力是在仪式确立以后人们对其发生功效产生的联想,因为人格性更容易形成一种印象和表现,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解释,但它本身并非是仪式产生的原因。 神圣观念具有模糊性。两种宗教力:洁净的与不洁的表面上看相互对立,然而它们都属于神圣范畴,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原因在于,它们都是集体情感的表现方式,当集体情感受到侵犯,就会对其进行报复,产生玷污作用;而通过禳解仪式,集体情感又得到了恢复,产生圣化的作用。“不论宗教生活的外表多么复杂,本质上都是一元的和一体的。无论何时何处,它都对应同一个需要,来源于同一种心态。不管宗教生活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人提升起来,使他超越自身,过一种高于仅凭一己之见而放任自流的生活;信仰在表现中表达了这种生活;而仪式则组织了这种生活,使之按部就班地运行。” 宗教与科学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宗教思辨所针对的实在与科学相同:自然、人和社会。两者都试图将事物联系起来,建立它们的内部关系,将其分类和系统化。科学思想只不过是宗教思想的更完善形式,它的基本逻辑与观念是起源于宗教的,但对它们进行了重新阐释,排除了偶然因素,又把批判精神引入其中,摒弃了主观影响。然而科学能够表达和阐释现象,却不能似宗教般创造生活,并且宗教本身就是科学的研究对象。宗教的思维包含了感觉与情感,而科学的思维则是纯粹的逻辑理性。科学的权威树立起来后,宗教的观念体系就要以科学原则为基础改变和完善自身,它不再对社会的观念体系具有领导权。因此,科学来源于宗教,但后来却演化成为宗教的反抗力量,迫使宗教屈从于它的批判和控制。

上一篇:《新坐商》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