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后感10篇(18)

  涂尔干提出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社会建构理论,个人道德主义的社会,人与社会融合的实在看上去如此美好,但是涂尔干理论的问题可能恰恰在于它太过本原的完满性。在用“力”消除不同社会事实之间的缝隙后,是否意味着一种通融一切的理论构架呢?社会“力”变成了一种万能的存在,我们甚至可以预见人类社会以后的发展也都是由这种“力”改变包装而产生的。但是这是否有助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仍然无法走出理论的局限。

  参考文献:

  爱弥尔·涂尔干,201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道德教育》,陈光杰、沈杰、朱谐汉译,渠东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梅非、渠东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社会学与哲学》,梁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2012,《原始分类》,汲喆译,渠敬东校,北京:商务印书馆。

  杰弗里·C.亚历山大,2008,《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三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夏光、戴盛中译,夏光校,北京:商务印书馆。

  亚里士多德,1999,《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颜一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林恩·亨特,2001,杰弗里·亚历山大编,《圣物与法国大革命》,《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陈维振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汉斯,彼得·米勒,2001杰弗里·亚历山大编,《圣物与法国大革命》,《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陈维振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孙帅,2008,《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干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2期。

  肖自强,2001,《涂尔干的现代性主题:道德个人主义与法团公共性——青年学者渠敬东访谈录》,《中国图书商报》第4期。

  田立年,2001,《韦伯与知识分子的现代性问题》,《法律与价值》,李猛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伯特·贝拉,2006,《美国的公民宗教》,陈勇译,《原道》第十三辑。

上一篇:《新坐商》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