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翰》经典读后感10篇(8)

  拉康还改了弗氏的 “本我在的地方,自我也在”。那句话暂时不在脑里,我想可以称之为“本我不在的地方,自我也在”,甚至“本我在的地方,本我也在”。这里本我还可以替为本我,因为可用的意义不同。从镜像阶段出发,那就只有“本我”;但根本没有“本我”,只有“自我”,甚至连“自我”也是无的,因为“自我”是预设的,甚而无法预设的,只是一种复制和反射。这种伪装的“自我”当然不是人意识形象的本质,但假的、虚无的、相对主义的、剪去形象而剩下对立的剪纸(评注黑格尔和康德的人会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成了始端,这大概是西方许久以来没有过的意识革命。

  阅读维特根斯坦的越久的时候,人就会越发现语言的诡异以及无力。这种语言更像是一种纯逻辑,为逻辑而逻辑,形式结构非常强,完全依靠对相对的依靠,对补充物、对立物的依靠。丧失了对立物,人会收获意义,但同时陷入更加荒谬的境地,而且也不可能回避,只可能让对立面更加暴力地嵌在正面意义中,从而在压抑里爆发在不知时间的内在意识原爆中。维特根斯坦实际上是对哥德尔的文学化,所以很多人认为他的数学意义和才能远不如哥德尔。

  那么人到底是语言生产的还是生产语言的呢?这要放到语言中就完全成为语言的了。然而语言之外就不是了。

  “应该倾听说话的人,尤其是当我们所倾听的声音不是来自一个语言之外的主体,而是来自一个主体之外的语言。”

  但拉康仅仅依靠阅读来解决人,这让我困扰了不止数年。

  放佛不间断的万千耳刮子雨点而落。小约翰的表情就和in the cour t of crimson king的封面一样了。世界竟然和古代一样,然而又完全颠了一个个。对世界全靠诠释,诠释的好坏就是存在的好坏。诗一样的学术变为一团浆糊,或诗一样的实体只说给那些能听懂的人体,这才是评价的最好机制。

  小约翰一开始的境界为何那样呢?过度套用拉康,可能有些偏离,但好在这正是一本精神分析小说诗。小约翰的面前是他自己,这是开端,也是镜像,然而真的是镜像吗?小约翰并没有被谁阉割,他甚至没有选择什么贯彻性的自由意志,在我看来他是那类服从性的、奴隶道德的角色。但是自然让人只能形成自量,小约翰并不是在有无意识之间规划甄别的。当他被抓走的时候,他没有否认璇儿这面“镜子”给他的真实性。这仿佛是某种只有本种族的、非想象共同体的启示,但又绝非启示,这是一种只有约翰年幼时期才能掌握的“直观”,在长大之后就失去了。对于能直观者来说,直观不是一个知识也不是一种理论,不是个人的也不是群体的;对于不能掌握直观的人来说直观要么是欺诈性的(比如不少人对先秦的看法),要么是纯知识的。但这是最难服众的:以经商做例子,真能经好商的人不必理论也能做好,就像天生的军事家一样,但他也可以据此写出一部无谬论的知识载体,可是这种载体一旦下笔,就仅限于对实践有效能者的效能了,不再是知识维度的,因为仅靠知识完全不能掌握某种实践能力(我不认为这是不可知的,但也不可诉诸语言,恐怕这就是远古派不能忍受的不可知论,他们什么都知道,就是一点能力都无),而且这也仅仅能对有天赋者有效,无天赋者(这话是很恳切的,并非种族主义论调,然而我仍怕引起误会,我这是陈述了事实)阅读再多的知识也不可能等于见到本体。所以知识仅是一套工具,而且是降维的。但对于无直观者,仍不妨是好的劳动。只是有些不借助直观,根本无法判断知识真伪,这是最令人无力的。

  将内省意识与外世界**;注重内省,但以救世为主。一种意识形态或什么,如何令人在不被征服的时候信服呢?首先在允许其他名家。太初有道,未闻不许称歪门邪道。后统治阶级无想象力又力以图高度奴役,故令西土混淆,名、言驳杂。东方的尚同和西方的尚同都不一样。小约翰来到东方,这种回归既是真的返璞归真,也是破除旧世界,继承后的新世界。选择璇儿,而非荣儿(宗教),是因为亲近吗?非也。是自然。自然选自然,同时选自然也更物自其因循适应、守序混元。

  知识一定要有力量,但万万不可以妄言为力量,过分我执。远邪者就属这种。有可用之知,有不可用之知,当求可用,但不可强求;强求乃是暴君自欺,不求乃教徒自缚。可惜我们的一个朋友虽看过本书,走到了光的那边,信有伊,实无。

上一篇:《卖故事》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荷尔蒙经济学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