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无神论者的读后感10篇(4)

  (三)对群体的敌意

  宗教非常了解我们本性中的一些排斥群体的秉性,并且认识到,如果社会群体要发挥作用,那就必须处理这些秉性。处理方法应该是巧妙的净化和洗刷,而不是简单的压制。宗教通过一系列仪式来达到这一目的。仪式划出一个空间,在此范围内,自我中心的要求可以得到尊重,但也需要得到驯化这样才可以处置并保障群体的长远和谐以及持续生存。通过葬礼、婚礼、成人礼等仪式,作者说明宗教比起那些世俗的政治理论家要远为通明老到,宗教坦然相信,仁爱、忠信、甜美之所以存在,恰恰有赖于其对立面,如此洞察正是宗教最为圆熟的智慧所在。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如果我们希望拥有运转自如的群体,就不能对人性抱持天真幼稚的想法。

  我们从宗教中不仅了解到群体的魅力,而且了解到,一个良好的群体也会接受我们心中不愿意归属群体的那方面,它也会通达的认识到,人们可能无法忍受一个永远都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的群体。

  (这章讲宗教如何促进人类的群体意识:通过宗教活动宗教仪式鼓励陌生人交流,维系群体关系,**人的反群体情绪。)

  三、和善

  (一)自由主义与家长主义

  现代政治被自由主义所主导,较少道德说教。与此相比,宗教一直怀有塑造他人的雄心壮志,对于社会成员应当如何相处,宗教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理念。不愿介入私人事务,其根源与其说是冷漠,不如说是怀疑,具体而言,是普遍不相信何人居然能确知何为美德,更不相信如何可能把美德安全而又明智地灌输给其他人。在一个对自由顶礼膜拜的世界上,已经剩下很少的声音敢于劝诫我们要好好做人了。

  如今发达社会,缺乏自由不再是个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充分利用以往三个多世纪中先辈们为我等苦苦争取到手的自由。一方面我们可以不受干扰、随心所欲地行为,另一方面却又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利用好这种自由。真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它应当与节制和引导是并行不悖、相互兼容的。

  现代道德思想很大程度上已陷于困境,原因在于,人们以为,信念的崩溃必定无可挽回地损害了大家的能力,使得我们难以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道德伦理框架。作者认为这是不成立的,只有当我们某种程度上相信上帝曾经存在过,并因此相信道德的基础本质上是超自然的,对上帝如今已不存在这一认知才有力量来动摇我们的道德原则。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假定上帝原本就是我们自己树立起来的,归结到超自然神灵头上的许多规范实际上只是不折不扣的人类祖先自己的作品,就没有这种烦恼了。(这种观点好巧妙。)

  宗教伦理的起源在于初民社会的实用主义需要,即需要控制其社会成员的暴力倾向,需要在他们中间确立起反向的和谐与宽恕习惯。所以,宗教准则开始时是一些告诫性的规矩,后来才被送上了天际,再带着脱离原样的威严面目返回到人间。如果我们现在能够承认自己的伦理法则有过这样一个精神化的过程,那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废除这些法则本身。

  基督教最动人、最迷人的一点是,它不承认那种“孩子与成人二元对立论”,而是承认我们归根结底都很幼稚、不完全、有待完善、容易受**,甚至作恶多端。

  原罪论让我们理解到自己所鄙视的自身缺陷实乃人类这一物种不可避免的特征,由此鼓励我们一点一滴地寻求道德的完善,我们因此可以在朗朗乾坤之下坦承缺陷并且努力改邪归正。强调原罪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他人的疑惑,即道德提供者自己本身也是有原罪的。

  缺乏关于良好生活的绝对共识本身不应该组织我们去探讨并弘扬有关良好生活的思想观念。

  在宗教戒律中,我们可以见到一种对细枝末节、却又同样暗流涌动、随时会爆炸开来的不良言行的关注。

  (二)道德氛围

  对比了基督教营的道德氛围和现代公共空间所谓“中立”实则充满商业宣传的现象,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自由主义国家真应该重新平衡一下向公民发出的信息,应当摆脱一边倒的商业气息,形成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格局。

  (三)行为楷模

  宗教给人树立了很多可以供效仿的行为楷模(所谓圣人),世俗社会也会这么做。

  四、教育

  (一)接受何种教育

上一篇:《告别娑婆》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怪》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