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无神论者的读后感10篇(3)

  版次:2014年9月也一版一刷

  读书笔记(开始时间:20151216)

  1.是哪类书:散文

  2.主要内容:由无神论者写给无神论者,旨在借鉴宗教智慧的书。本书试图重新解读各种宗教信仰,主要以基督教为重点,也会涉及犹太教和佛教,由此希望能撷取一些有益于世俗生活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借鉴其针对群体生活以及精神和肉体病苦等方面的有益内容。

  3.主要观点:一个人必定可以继续做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也可以发现,宗教时不时还是有用的、有趣味的、有抚慰心的;也还可以好奇地思考一下,或许能从宗教中汲取某些观念和做法,用以丰富世俗生活。

  4.要问的问题:宗教对无神论者有何意义?

  5.书的结构:宗教影响人类的方方面面。

  6.重要的单字:宗教 无神论

  7.重要的句子:一个人必定可以继续做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也可以发现,宗教时不时还是有用的、有趣味的、有抚慰心的;也还可以好奇地思考一下,或许能从宗教中汲取某些观念和做法,用以丰富世俗生活。

  8.作者的论述:

  一、智慧无关教义

  本书的出发点:一个人必定可以继续做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也可以发现,宗教时不时还是有用的、有趣味的、有抚慰心的;也还可以好奇地思考一下,或许能从宗教中汲取某些观念和做法,用以丰富世俗生活。

  这章写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宣扬宗教,尤其是超自然的那些东西,而是要汲取宗教教义中的某些观念和做法来为现实服务。

  宗教起源于两个需求:人类私心和社会群体需要和谐相处的冲突;人类的苦痛需要安慰。

  现代无神论的错误:抛弃了宗教核心教义后,宗教的诸多内容仍然不失其有益的意义。我们并非一定要非此即彼地做出选择。不接纳有关无形神灵的奇异概念,不意味着要放弃一整套抚慰心灵、微妙精巧或者就是魅力无穷的仪式。在世俗社会还难以找到足可与之媲美的东西。无神论者所面临的挑战便是如何逆转这一宗教殖民化过程,即如何把观念和仪式与宗教体制剥离开来。作者并不认为世俗化错了,而是太多时候,我们的世俗化未能遵循良好的途径,矫枉过正地放弃了诸多宗教信仰中最为有用、最具吸引力的某些内容。

  对两类人士的反对的回答:有神论者,要求信众全盘接受其教义会使自己走向没落。无神论者,宗教之所以值得我们重视,是因为其理念上的远大追求,它们改变了世界。很少有世俗体制做到这样。它们堪称这一星球上最为成功的教育和思想运动。

  二、群体

  (一)与陌生人相见

  现代社会群体感失却,作者以天主教的弥撒仪式为例,寻找如何找回现代人的群体归属感。

  宗教似乎非常了解我们的寂寞之心。天主教培养群体归属感是从场景建设开始的。通过环境给我们一个与陌生人打招呼的机会。让我们放下羞怯之心,向陌生人敞开心扉。弥撒打开经济和社会小团体的隔阂,将大家汇入浩荡的人群。教会用各种方法让我们想象到,没有世俗成功我们照样可以得到幸福。弥撒的天才之处就在于设法逐一纠正我们对名利的忧虑心。我们希望通过职场成功去赢得的尊重和安全,已经可以在这个温暖感人的群体中获得,而丝毫没有设立任何世俗的门槛。只有敢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忧虑和懊恼时,友谊才会有成长的机会。弥撒仪式便鼓励人们抛别傲慢。弥撒的启示:①应当把人们带到教堂之类的独特场合,这种别致的地点本身应该足够吸引人,足以唤起人们合群的热情。②弥撒隐含了一个启示,即应当注重提出一些用以指导人们相互交往的规矩。③弥撒在历史上只是一次普通的会餐。许多宗教都意识到,进食的时刻特别适合进行道德教化。会餐使大家更加自然地与周围群体进行交往,且在轻松自愿的状态下,放弃我们原先的自私自利、种族主义、好斗成性、畏首畏尾、内疚不安等心理冲动。

  只有在脱离现代政治的常规时,宗教才能对群体归属问题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弥撒等宗教仪式,不亚于议会和法庭内字斟句酌的审议,共同把我们这个支离破碎、脆弱不堪的社会凝聚到一起。

  (二)向他人致歉

  介绍犹太教赎罪日的情况。那一天人们为一年来自己对别人的施害向别人道歉,同时也接受别人的道歉。在这个致歉的循环中,上帝扮演着一个得天独厚的角色,他是唯一的完美者,也是唯一置身于道歉之外的一方。赎罪日的巨大优势在于让道歉的动机好像来自于其他地方,而不是加害者或受害者。(面子问题?)赎罪日定下的规矩给某个伤害事件的双方都带来宽慰。赎罪日具有强大的宣泄效用,作者认为对世俗社会频率还可以更多些。

上一篇:《告别娑婆》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怪》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