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寂·欢爱》读后感10篇(8)

  2008年5月1日

  (转自郁葱老师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n/yucong)

  《空寂·欢爱》读后感(五):向内翻转,多情不伪 ——读李寒的《空寂•欢爱》

  向内翻转,多情不伪

  ——读李寒的《空寂•欢爱》

  李 钧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曲阜,273165)

  一、把诗装进口袋里。

  2009年“感恩节”那天,一下子收到了三本诗集。这是银河出版社出版的“金屋顶文丛”里的三本口袋书,64开精装本,精致小巧得让人不忍释手。它们是郁葱的《狂欢夜》、晴朗李寒的《空寂•欢爱》,以及李寒译阿赫玛托娃诗选《午夜的缪斯》……幸福如此丰饶,就像这个冬天的第一场大雪,不期而至。

  我把它们放在包里,如同一个骤然得到大笔意外之财的暴发户一样,到处招摇,结果被一个叫靳日波的“暴徒”“打劫”去了郁葱的诗集。于是我更加珍惜李寒的两本集子,并在翻阅中记下了一些笔记。

  二、诗有两种取向。

  一种是向外的。这类诗人观察社会人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们的作品有知、有智,兴观群怨,熏提浸刺,照亮别人,启迪社会。这种社会诗学在中国诗歌史上源远流长,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当“舆论一律”的时候,诗歌会因此而变成政策的注脚,成为宣传的工具,从而牺牲了诗歌的审美特性,陷入“题材决定论”。中国诗歌在20世纪的遭际,就说明了这一点。

  另一种取向是向内的。诗人们内省、慧悟,向内心翻转,建构起历史诗学、文化诗学和更深层的生命诗学。如果说“知人者有力”,那么“自知者强”,向内的诗人践行古希腊箴言“认识你自己”,或者说如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他们的诗作是真正的“启蒙”——自我的启蒙。这是一种自反的审美现代性,向纯粹的人性深度开掘,将心灵向形而上的境界升华。

  二者难以截然**,也不能决然区分高下。但是就诗的本质而言,她必是高于生活(世俗的现实主义抒情主题)、生命(感怀与抗争的人本主义观念)、生存(文化与历史的追思与忧患)与存在(哲学、宗教与神话的寻找与描述)的自在者;她引领人们上升,给人以清洁的精神;她比哲学更接近真理,更能揭示生命存在的本质;她不仅给寒冷中的人们以心灵温暖,更能给世俗生活以超然的救赎。就此而言,向内翻转的诗歌书写超越阶级、超越地域的人性,更重要的是她打破了线性进化论,截断了时间之流,因而更持久,更永恒。

  李寒的诗歌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内的翻转过程,这让人看到了他的诗歌从思想到艺术的大踏步推进。

  三、李寒属于“第三代”。

  按李寒从事诗创作的时间来看,他应属于“第三代”。“第三代”诗人曾标举“断裂”的旗帜:你要坚持知识分子精神立场,强调启蒙意识,我则要强调民间立场,倡导平民意识;你要弘扬人道主义、英雄主义、理性主义,我则创立要消解历史和文化的崇高意义的“新传统主义”、号召“逃避知识、逃避思想、逃避意义”的“非非主义”、自称是“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的“莽汉主义”;你要做文化上的精神贵族,我则要做诗坛上的嬉皮士和流浪汉。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对杨炼《大雁塔》中浓重的历史感和人文色彩的消解,被看作是“语言意识的觉醒”的成功范例,而于坚的《尚义街六号》用调侃的语调对普通人的平庸生活的逼真描写,也因表现出“超语义的美”而被看作是“生命意义的觉醒”的代表作。通过语言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变异所体现出来的诗歌审美意识的变异,正是“第三代”诗歌最根本也是最显著的特点。——第三代诗人的某些精神因子浸淫了李寒的诗歌思想与技艺。

  在李寒前期的作品里,读者能看到许多与韩东、伊沙相似的因素,也许还有他喜爱的俄罗斯天才诗人鲍里斯•雷日伊的格调。比如到2003年的时候,人们还可以读到李寒《好长时间了,我没有……》这样的诗:“好长时间了,我没有/好好地看一个人/想一个人/爱一个人/好长时间,我没有/好好操一个人/……真的,真有好长时间了/我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生活啊!”甚至到2006年春天的时候,还有《爱她的……》等**裸的书写,真让人担心他会滑向形而下。——我并不是一个禁欲者,也并非矫情,而是实在不能理解它的直白。这个时期的李寒,充满了愤懑、焦虑和不安,甚至不时发出诅咒。比如《老畜牲》:

上一篇:《巴黎风格的布杂货》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贝聿铭全集》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