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寂·欢爱》读后感10篇(4)

  晴朗李寒的诗中几乎没有什么宏大的时代叙咏叹或重述理想的道德叙事,只有对生命的敬畏、谛听和宽容,只有对时光的珍惜、赞美和对亲人的爱。“和谐社会”以来,虽然时代的现实意志赋予了社会一种理想承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但这些大词并没有以正的方向和效果落户民间社会。社会在一种增长崇拜的经济学模式中走进了人的目的悖论,消费主义为王的价值观念已经全面吞噬了人的主体性。正如马尔库塞所说的,这个社会的突出之处就是,在压倒一切的和谐稳定和增长的双重基础上,利用利益追逐而不是暴力专政去压制那些社会的离心力量。为了彻底成为这个时代主题的奴隶,包括文学、诗歌在内所有的文化形态都调高了频率,加快了速度,社会的心脏开始早搏。如果说社会的病态是历史文化、制度安排、路径选择和政治博弈等多重因素的结果,那么诗歌的犬儒化则是诗人自己的责任,因为诗歌的意义就在于对抗时代的“进步”。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在重大社会问题面前的失语并不像俄罗斯知识分子为了道德积累去实现“缺席者的权利”,而是在整个变革时代的声音空场,他们甚至已经不再承认诗歌的心灵关怀和当下承担。在这样大的诗歌社会场域中,晴朗李寒虽然没有去关注奥斯维辛和布拉格之春之后的广场诗学,但他告诉我们生命依然是我们的唯一主体,任何有违于生命的路径行走都是对真理的背叛。他关心友人,深恋妻子,疼爱女儿,但是他“爱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这个人本身,而是为了上帝。”(奥古斯丁)所以,他在《大雨中奔跑的男人》中关注的那个陌生男人便有了一种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命运在每个人身后的追赶:“他双手抱紧了头,**像飞速闭合的剪刀/但是,他无论如何也剪不掉/大雨对他的追赶/……他与雨水比赛着速度,他肯定有/自己的方向,肯定有他奔跑的理由/而我,肯定也永远无从得知。”这可能是一个永恒的瞬间,在诗人的笔下已经具有了超验的意义,诗中传递的这种关怀又让我们看到了现实文化的吊诡。如果人类的首要关怀不是关注他自身,而是让生命去服从一种乌托邦的革命叙事,那么,历史愿望中的价值主体永远是一种虚无。虽然历史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但人的生命有权利利用人类已经证明的有效智力资源来减轻自身的痛苦,也有权利寻找任何替代性选择以及幸福的可能。当制度文化不再是生命的基本选择,生命意义被无端挤出精英设计的主流话语之时,诗歌在这里应该不要熄灭基本价值上空的灯盏。这个时代的价值判断已经让位给时间和速度,消费文化又创造出各种各样对心智健康发展形成压制的内容和形式,社会、文化、经济和诗歌在酒态十足中疯狂奔跑。从这种背景下走出来,诗集中有不少是晴朗李寒写给妻子的诗,这些诗看上去更温情、柔软、真实和清醒,速度更慢,只有在慢的表达中才能倾听到心中对世界之硬、社会之快的消解。他说,这种情况下,“世俗的灯笼,一朵朵熄灭/躁动和喧哗,也向着梦境深处迁移/最美的事物,你们看不到,安睡的人呀/它们正一件件向我次第展开。”如果说,时代的速度崇拜已经使文化的方向迷失在功利主义的旋涡,那么,晴朗李寒的这些诗可以让我们的心跳慢下来,在时间的轴线上重新打量自己的精神坐标。

  在《空寂·欢爱》中有一些诗歌散发着一种忧郁的高贵气质,这种忧郁更会令人着迷,会把读者引向另一种维度,甚至会唤起我们对于内心世界和人的精神存在的惊讶。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言:“忧郁指向最高世界,它伴随的是这个世界的虚无、空虚、易朽的感觉。……与这个世界相比,忧郁更具有先验性,更是越出此岸世界囿限的超越。”晴朗李寒的这种忧郁源自一个刻骨铭心的基础:个体生活的自由意义在现实境况中被消费主义权力逼仄下的不确定性,成为在深不可测的上帝公义中完成的孤独的心灵体验。当悬而未决的世俗价值遭遇宇宙的确定性之时,他便深刻地发现“时间之间没有空隙。/它不可能在我想象的刹那停止下来,/不可能让身边的万物/都为我驻足。”(《纪念日》)这里的价值恰恰是对人类理性疯狂自负的警告,任何权力意志的自我膨胀都会否定彼岸世界的绝对真理。朋霍费尔曾经在狱中警告那些缺少忏悔理性的世俗权力:“一个无限的宇宙,无论怎样设想它,都是自存的。”也就是世俗世界没有救世主,任何世俗世界的偶像制造都不具有合法性,因为他们连时间的“空隙”都不能“建设”和“打造”,这只能说是他们在彼岸价值面前的目光斜视,以此造成了自身的罪恶。在晴朗李寒的诗中还有一些对于时光的忧虑,我应该看作是一种自我可能的控制和内省,以此抵住了人性中张扬的力量,达到了人性中的平静和深刻。他在《时间的裂纹》中写道:“这是我一直担心的——/时间之杯的裂纹悄悄扩大/像弧形的闪电,透明的光环/它不动声色/沿着玻璃的**爬行/像有一把无形的小刀子/锋利地穿过——”。显然,“时间之杯的裂纹”并不因你的任何“担心”而停止脚步,也就是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存有,这其实就是世界的事实,也是世界“自生自发秩序”(哈耶克)的基础。虽然诗意的表达并非有形而上学的思考,但它并不影响我们在理性认知的层面上用清晰的方式进行阐释。因为诗中传递的形上信息使我们在情绪之下陷入了一种现实意志逻辑的中断,借此可以澄明自身,只是无法完全领悟自身的形成。这也便是康德所强调的“如若我们达到了各种基本性力量或基本性能力,则一切人类认识便终结了;因为它的可能性是无从把握的,它们也同样不可被臆想出来与接受下来。”所以,鉴于这些诗中的精神气质,我不愿意仅在人文意义上理解它们,只有超越了世俗价值的心灵品质才在诗中把握住了上帝的遗痕,然后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权柄、光芒和永恒。如果说在这个社会的转型期,权力格局决定了价值的现实走向,那么,晴朗李寒在诗中的价值信仰具有超验的意义,不仅是一个可以使世俗价值纯洁和校正的过程,还可以让时代的文化虚假向生命真实表示尊敬。

上一篇:《巴黎风格的布杂货》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贝聿铭全集》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