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北京十年》是一本由罗孚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5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十年》读后感(一):文人的裹脚布

  2016年末,因为大白的标记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了这本书,看了辑一觉得没意思就放下了。今年重新拿起来,看辑二很觉无趣,紧接着看辑三,心里对这本书的排斥情绪愈发严重。回过去看辑一的最后一篇《诗人荒芜的悲剧》最终决定放弃阅读这本书。

  拿辑三来说,作者引用太多的人、文、诗,来分析周作人投敌是否是受到共产党的授意,从而说明他到底是不是汉奸。也用同样的行文方式,写了太多周氏兄弟失和到底是因为鲁迅调戏弟媳抑或因为弟媳有神经病。我对这些事情毫无兴趣,如此庞杂的探究过程,除了让我心生厌恶外再也不会产生别的效果。

  再说说《诗人荒芜的悲剧》。知识分子之间的所谓诗写得好,绝大部分都是互相吹捧,好比两个很胖的女人见面后说:“你最近又瘦了。”——瘦个屁!文章里引用、讲解了他的很多诗,看得我忍无可忍。

  其实这本书的重头戏不是那些,而是知识分子在政治的裹挟下的悲惨遭遇。我对这点有些兴趣,更想知道知识分子在毛的政治思想统御下,如何影响革命的胜利、政权的建立——反正重点不在同情知识分子方面。可惜这些作者几乎没怎么说,我估计他也说不清楚。

  政治、军事是实操性、危险性极强的领域,不是读读历史故事、思想典籍就能了解或掌控的,很多想法都是知识分子的自以为。他们尽管可以著书立说,终究一事无成,用不了多久书便会随生命的终结而消亡。博学的人大多很平庸,少数留下的有价值的思想,极有可能被利用或修订,成为另外一番模样。说到悲惨,谁不惨?在这方面,知识分子占尽了便宜,他们会把自己的遭遇作成文、出成书,引起一定的同情。但谁在叙述自己的时候,是绝对公正没有篡改细节的呢?我不信。就算真惨又怎样?惨的人多了去了。比如,你的伤痛遭遇被媒体报道出去,于是得到很多同情,但没有被曝光的伤痛遭遇更多更多,那些人怎么办?

  这本书570多页,给我的感觉就像传说中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作者要是写短一些,不要把那些破诗分析来分析去,我还能看得进。

  《北京十年》读后感(二):跟潘汉年相关的一点口水回忆

  快六百页的书,从头到尾读完了。因为是零散读下来的,感受也很多很杂,记忆也回到很久之前。

  最初对这本书发生兴趣,是因为看到书评说,里面有不少谈潘汉年的文字。知道潘汉年的名字,是因为中学时候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潘汉年》。因为住校,只能每周回家看一点,断断续续,情节和内容漏了很多,也不大懂。可是,也许是因为演员王华英的表现太出色了,也许是因为潘汉年的一生太传奇也太悲剧,王华英塑造的那个“小开”老潘,怎么也忘不了。那时候没有网络,也再没见到这个电视剧重播。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本纪念潘汉年夫妇的《零落成泥香如故》,赶紧去书店找,却总也找不到。来北京读大学的第一个星期,我去逛闻名已久的“风入松”,居然发现了这本《零落成泥》,真是万分惊喜,连带对风入松也有了特别的感情。不过,这本书里的纪念文章,总让人觉得有点云山雾罩,用罗孚转引荒芜的话说,“越读越茫然”。《北京十年》里,有四分之一的篇幅都给了辑四,”潘汉年和袁殊的传奇“。有人说,罗孚一直对自己当年的间谍罪保持沉默,写潘汉年,多少有点自况的意思。也许吧。但是,看到有人仔细清楚的梳理潘汉年冤案的始末,这是令人高兴和佩服的。罗孚提到,很多纪念文章都只是在讲潘的为人、轶事、工作,“却没有接触到他的冤案本身”(524)。大概罗孚没有说出的是,自己也许并不是最有资格谈论潘汉年的人,却愿意也敢于触及这件高层不愿提及、世人知之甚少的冤案。平心而论,罗孚的文章写得比较粗糙,但是他写得很坦诚,或者可以说很激动吧:“那些指鹿为马,颠倒是非,一定要把潘汉年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使他永世不得翻身的力量,岂不是太可怕了么?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是不是一种由某些制度带来的力量?”类似的段落还有不少,也出现在讨论其他人物的篇章里。不算太深刻,也自然没有答案,但是坦诚的追忆那些人、反思那些事,本身也是很有价值的。

上一篇:思维简史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完美嫌犯》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