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后感10篇(14)

  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一块石头或一只猛兽,图腾只是由物质的形式所构成,而并非由此决定。人们的想象力决定了物质的形式,但形式仅代表着这种非物质的力。(涂尔干,2011:71)。曼纳是无形的,非人格的,它就像空气,无所不在。他描述图腾制度“不是关于动物、人或者图像的宗教,而是关于一种匿名的和非人格的力的宗教......从宽泛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它是每种图腾所敬仰的那个神,但它是非人格的神,没有名字或历史,普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散布在数不胜数的事物之中(涂尔干,2011:262)”。曼纳并不确定在任何地方,四处流溢是它的重要特征。他写道:“达科他人把瓦坎表现成一种无所不在的力,它总是在这个世界上来来往往,进进出出,时而落在这儿,时而落在那儿,从来没有固定的居所(涂尔干,2011:438-439)”。这种能力扩散到不同类型的事物中去,这才是崇拜的真正对象。

  涂尔干描述的这种神乎其技的力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来没有人把支配个人行动的根源归结为一种“力”,而且涂尔干还赋予它根本的支配性:“无论是人、其他生物,还是简单的无机物,它们的一切生命形式和一切行为后果都要归因于曼纳的影响(涂尔干,2011:269)”。另一方面,个人在生命中多多少少都会遇见一些无法解释的宗教体验,人们能够感觉到是被某种力量推动的。宗教是神秘的,但不是超自然的,因为超自然的观念只有建立在自然之上才能实现。宗教“力”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神秘的,“力”的概念既有其现实存在,又有宗教的神秘感,这和涂尔干的宗教观如出一辙。

  对于涂尔干关心的社会与个人问题而言,这种宗教“力”用处不大,所以他把“力”的概念向外扩大,试图把所有事物都笼罩于“力”的支配下:“力的观念就是宗教的起源。借用这一观念的首先是哲学,然后是科学......宗教力是现实的,而无论人们借以想象这些力的符号是多么不完善。由此可见,在一般的意义上,力的概念也同样是真实的(涂尔干,2011:288)”。《基本形式》一书的重要意图便是调和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宗教——科学之间的抵牾。如果能从它们的根源入手,得出它们的来源其实是同一种“力”。那么它们在根本上就是相同概念的一体两面,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力”不是宗教特有物,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神意,我们只是从最简化的宗教力入手研究而已。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力”不仅是一种弥漫于人世的物,而且还是一种社会事实,它能从外部给个人以规制。基于此,他试图把“力”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即曼纳或瓦坎也是一种道德(涂尔干,2011:264)。甚至可以说,人类内在的宗教性和内在的道德性也是一体两面,其本原并无差异。宗教力是在人的意识中建构的,人们直接地参与宗教生活,让个人最直接的感受到“力”的存在,这时人们对宗教生活的起源是最近的。

  澳洲社会的基本信仰,除了图腾制度,另外一种是灵魂观念。曼纳散布于社会中,也进入个体内,究其本原,灵魂观念也是由宗教“力”支配的:“个体灵魂只是集体灵魂的一份;它是以膜拜为基础的匿名的力,但是已经具体体现在一个人格与之相结合的个体之中了;它是个体化的曼纳(涂尔干,2011:354)”。

  但是个体的行动有好有坏,是否意味着“力”有正邪之分呢?涂尔干认为 宗教力有两种,一种是有益的,另一种则是邪恶和不洁的。“两者激发出来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前者产生的是尊崇,后者产生的是厌恶和畏惧(涂尔干,2011:561-562)”。良善的力表现着社会,邪恶的力也表现着社会,社会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所以“这两种类型的力有着共同的来源,那么尽管它们截然相对,我们也丝毫不必奇怪: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它们同样强烈,同样具有传染性,从而同样所有禁忌,都是神圣的(涂尔干,2011:565-567)”。

  无论是积极膜拜的正面引导,还是苦行仪式的牺牲和禁忌,个体都能在宗教生活中感受到一种神圣性,一种“力”的支配。仪式背后都有其社会功能,积极仪式能让民众团结在一起,意识到道德统一体的存在,消极仪式则会塑造人对社会的牺牲精神。“力”支配的行为都会产生社会后果,这正是因为神圣性的“力”来自于社会本身。

  从宗教力到神圣社会

上一篇:《新坐商》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