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读后感10篇(3)

  一.荀子对于“直士”的评断

  史鱼作为中国历史上开尸谏先例的直士,最早记载出于《论语》,作为为国为民的忠臣的代表一直为儒家所称道。《孔子家语》中孔子在其死后感慨:“古之列谏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也,不可谓直乎?”于是史鱼被誉为直士代表并且尸谏也因此传扬开来,在清有王鼎为林则徐尸谏,吴可读尸谏慈禧,后人不断仿效。但是出现在荀子在《不苟》一篇中时,荀子将其与於陵仲子并称是“盗名于暗世者”,认为其还不如盗跖,在《非十二子》又再次提到,加以批评。这两次对其评价都很低,结合起来看实际上他违背了《不苟》开篇所强调的:“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察,唯其当之以为贵。”荀子所定义下的君子是首先都是有着普通人的一切情绪和本性的,他们易知,易惧,畏患,为利,使他们区别于世人的地方是在于与这些性并行的是难狎,难胁,不避义死,不为所非。这样一种立于凡者而又略高于凡者的君子是在荀子承认人欲并主张顺人情的基础上塑造的,他认为“本始材朴”,人一生下来就会有各种身体的机能和满足身体需求的欲望,这欲望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两个方面,都是不能被否定或完全拔除的,所以人追求耳目之欲,好利恶害等,都只是人之常情。如《荣辱》篇中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財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而这欲望本来无善恶之分,但与此同时,荀子也看到欲望无穷尽与社会财富有限的这样一种不对等的现实。在此情况下要治理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儒家其他论者往往都会偏向寡欲或禁欲,而荀子则认为社会治理的根本是要满足人欲,这才可以从根本上治乱,而解决的办法在于控制欲望到有度而合理的程度,这个合理并不限于多或者少,而合理标准的来源是礼,以礼来让人心形成合适的道德准则,从而约束人的行为,在人欲与物质财富之间做好这样一种平衡,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因此荀子对于欲所期冀的是以礼养欲,保持合理,不“纵情性”但也不“忍情性”。而史鱼的行为在荀子看来就是追求标新立异而忍情性,以大众的同情心来搏声名,就像他在《不苟》开篇提到的怀石赴河的申徒狄一样,行常人做不到的事,但是过当,所以君子不以之为贵。荀子并不是不支持直士,但在他看来,直是应该有限度的,这样一种悖乎情性,实际上会成为变形的曲意媚世,而且不适当破坏了中和的这样一种平衡。

  另外从大众的角度来说,普通接受者容易被情左右,不能秉持中正而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在批判史鱼之前,荀子这样讲到:“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于此种价值判断的批评,一味的凭己之情非难富贵者,怜惜贫弱者,这种不客观非理性的偏倚,不仅会导致欺世盗名之徒横于世,另一方面是有挑拨煽动民众的嫌疑的,是在为造反有理提供佐证,这会使荀子所倡导的上下明辨,等级明确的和谐社会生出不稳定因素,导致动荡甚至倾覆。所以荀子才会对这样的行为做出“险莫大焉”的评断。这里的“是非仁人之情也”一句中“仁”字俞樾先生注认为是衍字,若去“仁”字,与前后文想要表达的用仁人与人价值判断的对比凸显中和客观重要性的作用就抹去了,而且意思上也讲不太通。除非这个“人”字的范畴定义并不是普通俗人,而是荀子理想中的“人”,但是前后文也并没有给出这样的暗示和语境,《荀子》全书中用到“人”字时包含的意思不统一,在不能完全确定其论说语境的前提下,“仁”是否为衍字还有待商榷。

  二.荀子对于直的定义

  在《不苟》篇里作者也给出了他心目中直士的标准:“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买,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这是无论何时,皆以实称说,以诚侍君,不加文饰,顺乎情性。而史鱼的忍情性的尸谏,不仅没有做到顺情性,从另一方面看来还使大分不能明,荀子对于社会上的各种分际是非常看重,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而“辨莫大于分”,史鱼的不度上下之位,以死进谏,用死相逼于君王,破坏分际,会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秩序。而真正适合的直是“与时屈伸”,因时治宜的一种更灵活的直。这种符合中庸之道的“直”才更适合社会与个人的发展。这与孔子的对于直的判断其实是有一定共通之处的。《论语》中孔子虽然对史鱼评价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但在其后又接着评论了史鱼要推荐的蘧伯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史鱼与蘧伯玉的行为选择正好是相反的,史鱼选择一条路走到底,而蘧伯玉则是有所变通的,虽然孔子都给了好的评价,但对其后明点出“君子哉”,很多学者认为其是有贬低史鱼之直的意味,笔者是比较认同这种看法,能因时而应变,也更符合孔子的整体的思想温和中庸的特点。而荀子的中庸自然源流上是从孔子这里继承的。但孔子认为的“直”并不是只考虑道德政治的问题,还有对于内心情感的包蕴,所以“直”往往不是简单的正直,还有率直等其他的意味介入,所以在他的评断并不能清楚判出轩轾,而荀子从社会与政治层面上贬斥了史鱼,直接批判了这样一种莽撞的率直,抬高一种守于心,可以“与时迁徙,与世俯仰”的更灵活直,从而更深刻的体现中庸对于顺人欲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创意的秘密》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