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读后感10篇(9)

  那么两者的人性观是否真的冲突?对于这一个问题,则需要对荀子的人性观进行一个具体梳理。

  二. 荀子的人性观

  人性观可以说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个基础,散见于全书之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性恶》篇。其开头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人性观的概括,人性是恶的,善良的人性都是人为的。荀子在这一篇中对于性恶论有多重论证。

  荀子的第一重论证: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这一段论证也是荀子性恶观中最重要的。在这里,荀子运用了四个相同的句式:生而如何,顺是,故如何。生而如何,指的是人的动物性的一面,这里面包括好利、疾恶、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等等。顺的意思是从,顺是,就是说纵容这样下去。故则表示纵容人性顺其自然发展的结果。

  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荀子的两步论证了。第一步是以情论性,人天生就会有种种欲望,荀子在《荣辱》篇中说“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然者也。”这些是人的本性,而从其他篇章中也可以明白,对于这一层意义的人性,荀子是不加褒贬的:“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第二步论证,则是通过这样的**“顺是”之后产生的结果来论证人性是恶的。荀子认为人顺着自己感性的欲望没有节制地发展就会形成一种恶的结果。

  之后荀子又提出了第二重论证: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在论证这一个问题的时候,是从现实中存在的礼法来反证的。之所以现在社会上存在礼法,并且将遵守礼法的人看作君子,把违背礼法的人看作是小人,就是因为人性是恶的,而好的行为都是因为制度的原因,是由于后天的人为而成的,所以人性本来是恶的。

  荀子第三重论证是这样的: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在这里,之所以荀子认为人性恶的理由是人人都在寻求礼义,也就是寻求一种善。他认为人寻求一种东西就是因为缺乏某一种东西,所以由人追求礼义可以推出人是缺乏礼义也就是善的,所以人性是恶的。

  以上就是荀子关于人性恶的三重论证。

  通过上面对于荀子性恶论的论证过程梳理,可以认为荀子与孟子之间对于人性的认识并没有那么大的裂缝。首先要明白的是两者在人性的定义上是不同的。孟子认为人性是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而“食色,性也”这样的观点他也是承认的。但是荀子对于人性的定义也是基于人的动物性而言的,将好利、好色这样的欲望定义为人性。从这一个角度来说,两者并没有在同一个维度上进行讨论,因而两者的冲突也只是在表面上的。荀子也对基本的人性是不带褒贬的,其认为人性恶乃是因为其顺是而导致的恶的后果这一个角度来看待的。并且前者认为要把善之四端扩而冲之,后者认为要化性起伪最终都强调了后天的学习,以及对于社会善的一个最终追求。从这些角度来看,两者又是不矛盾的。

  三. 荀子人性观论证的逻辑困境

  上一部分已经说了荀子在论证人性过程中的三种方式,但是事实上,荀子的论证过程中存在着基础困境。

  在谈论荀子人性观的理论困境之前,我们需要再明确一下荀子人性的具体含义。通过上述论证可知,荀子认为人性也是无善无恶,荀子的性恶观应当是其认为人性有引向恶的趋势形成的。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恶的不是这个原始的性,而是其不加教化任其发展之后导致的结果。

上一篇:《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创意的秘密》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