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荀子的第一重论证。荀子在这里是用结果论来论证人性是恶的,也就是因为导致出现了一个坏的结果,所以其本身是坏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行为动机与结果并不是同一个东西,有可能一个人出于一个好的目的,但是却得到了一个坏的结果,也有可能一个人出于一个坏的行为动机,结果却做了好事。如果只按照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就会出现错误。
这里可能的一种辩护就是假如能够推定,荀子认为的人性必将导致一个坏的结果,那么从这样的理论假设中我们依旧可以认为荀子人性恶的观点是成立的。
荀子推定假如人以感**望行事,并且放纵而不加以节制就必然会导致最后一个人性恶的状况。那么是否按照感**望行事就必然会导致人性恶的结果么?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物质极大丰裕,每个人都按照欲望行事而不会引起冲突的时候,这样还能够被称为是人性恶么?所以想要荀子这一个论题的成立,就需要有几个假设。杨少涵认为有五个理论假设,也就是**、同欲、欲多、物寡、群居。
荀子的理论中情、欲、性三者是同一的。他认为这个**是天生就有的。并且每一个人都会有点相同的欲望,欲望也是会不断增加的,而不是逐渐减少。但是能够满足人的欲望的事物是少的。同时人还有一种群居性。只有满足了以上几点要求,才能够推断出荀子所言之性是恶的。假如人不必群居,则没有道德可言。群居但是没有过多的欲望或者有欲望但是欲望的不是同一种东西也不会产生冲突,也就没有性恶可言。所以以上五点是荀子论证必须要有的前提。只有从这一个角度来理解荀子的观点,荀子的推定才是正确的,但是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在社会中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而也是不稳定的,所以荀子的推定是岌岌可危的。
其次,理论上我们能够将人性与后天的影响分离开来观察,但是事实上我们在能够观察一个人的行为的时候,这个人的行为已经是受到了后天的观念的影响,所以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也就不是荀子所说的,不学而会的东西了。想要把这个东西与人性剥离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够被观察单独剥离的人性,那么荀子的论述也就是一己之见,毕竟人与动物是不一样的,不同之处却是不能够用假想的思维实验来实现。而荀子历史上被儒家一些人诟病,也就是在于他没有看到人性之不同于动物的善的地方。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孟子的四端就是对其很好的反驳,既然人性是恶的,为何看到孺子落井,便会援手?
荀子的第二重论证也不是特别有利。荀子认为遵守礼义的就是君子,不遵守礼义的就是小人。礼义是人为的,遵守礼义就是善,所以推出善就是人为的。那么这里的问题是,礼义是怎么来的,如果礼义是圣人制定的,那么圣人若是性恶,怎么能够制定出好的事物。如果否认这一个观点,那么礼义则很可疑,将会成为荀子论证过程中的一个污点。荀子在《性恶》篇中对此有所辩护,他认为:
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斲木而 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夫圣人之于礼义也,辟则陶埏而生之也。然则礼 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 人,其性一也。今将以礼义积伪为人之性邪?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子矣哉!凡 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 陶埏而为之也。
荀子通过这个比喻来说明君子是能够化性起伪的,而之后形成的性是与原来的人性不一样的,所以人性还是恶,但是依旧能够存在圣人来化性起伪,引导人的善。但是化性怎么才能够实现?是否存在一个最早的圣人,这个人是超脱于一般人的,只有他有这个能力,而后这些制度又能够影响到其他人。并且每一时代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些人。但是既然人能够化性,人性一也,又何必这么强调外在的礼制?
荀子的最后一重论证也存在着问题。荀子认为人需要某样东西,都是因为缺乏某种东西这样一种公理。所以人之所以想要礼义,也正是因为缺乏礼义的缘故,而缺乏礼义,就意味着人是性恶的。那么为何一种恶的人性会产生出一种对于善的渴望。善、恶既然是对立的,两者自然应该是相互远离,而不是相互吸引,甚至于转换。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荀子的论证也是不充分的。
上一篇:《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创意的秘密》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