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痛日记》是一本由[法]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著 / [法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97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哀痛日记》读后感(一):哀痛就是哀痛
第二页,就让我深深感动:“我了解患病之中、弥留之际的母亲的身体。”
瞬间落泪。
作为一个学习了太多理论的文学学生,我被罗兰巴尔特的真诚带回自己的内心,又被他的智慧引向更深的思考。我无言以对,无法枉论天才,因为罗兰巴尔特始终是我心中的天才。
哀痛就是哀痛,自哀痛始,终于哀痛。哀与痛并存于那颗美丽心灵的广阔世界里,让一切赞美母亲的言辞黯然失色。
我哭了,我不是研究者,我是读者。
《哀痛日记》读后感(二):非书评篇 | 《哀痛日记》阅后微感
当你的亲人去世,除了处理ta的后事,除了偶尔在某个平凡的日子回想起ta在世时做过的事情、你为ta做过的事情,你还会做什么呢?
巴尔特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他的答案,写日记。巴尔特母亲于1977年10月25日逝世,在他的心里,母亲就是“家庭”这个象征性事物存在的唯一证明。而母亲的逝去,对他来说,无亦于精神支撑的崩塌。日里夜里,他忍受着来自于“母亲已逝”这个现实的痛苦,不时提笔在纸片上写下当时当刻的感受,有母亲在世时的回忆,有写作,有哀痛,有哲思之辩,有死亡,有他沉浸在哀痛中不时撞击大脑的奇思妙想……于是,从1977年10月到26日到1979年9月15日,近两年时间里,330张小纸片诞生了,纸片里写满了思念,写满了哀痛,也写满了他的人生思考。
作为一个读者,当眼睛穿梭于字里行间,似乎也感同身受,心会猛地一紧,手不肯快速翻往下一页,不时叹气的同时脑袋也会跟着摇头以示无奈。我们希望哀痛会像沙滩上的刻痕一样,风一起便逃匿得无影无踪,可有些哀痛,抹不去也忘不掉,留在文字里,倒还能有点儿意义。
《哀痛日记》读后感(三):哀痛是植入了生命的时间的
今日谷雨,傍晚的时候,有了些雨意,此刻,我读完了《哀痛日记》。
罗兰·巴尔特从1977年10月26日即其母亲因病去世的翌日开始记起,至1979年9月15日结束。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作者在330张纸片上零碎地记录下了这些简短而沉痛的话句,记录下了他的哀痛经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以及他对于哀痛这种情感的思考和认识。
完全可以想象,读这样的书,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陷入了罗兰·巴尔特的哀痛之中。尽管作为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可以从“哀痛”这个词里分解出“存在”的各种模态,但我相信他这部日记最后剩下的只能是“此痛绵绵无绝期”。一个一岁多就失去父亲,从而与母亲相依为命、共同生活了60多年的人,面对的不仅是母亲的去世,事实上,面对的也是一种“生活价值”、“生活意义”的失去,因为他们母子是“交互”的,这才是悲痛难当的关键所在,所以,母亲去世后,他不想写作,不想旅行,不想出门了,只想“能够呆在家里,为的是让那些花永远不会凋落”。
看到书中罗兰·巴尔特不断地像孩子一般地哭泣,常常流泪满面,无限绝望,我想,他的哀痛是植入了时间的,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正因为如此,所以,这本书的只言片语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这过程变得非常漫长。几乎每一句话都被我用铅笔划出来了。
读《哀痛日记》,让我忘记了罗兰·巴尔特的其他著作。的确,真挚的感情是普世的,他对母亲的怀念和哀痛是属于世界上所有的人的,因此,我相信这本书会比他的任何一本著作都要让人难忘。
最终的孤独出现了,它模糊不清,从此只有一个词可以言状,那就是我自己的死亡。
我看见燕子在夏天的夜晚飞翔。我心里想――同时痛苦地想到了妈姆――不相信灵魂、不相信灵魂的不朽性是多么愚笨啊!唯物论是多么愚笨的真理啊!
至于死,妈姆的死让我确信(而在此之前是抽象的),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在这一点上从来不会有歧视可言,于是,以这种逻辑来确信应该死亡使我感到慰藉。
《哀痛日记》读后感(四):夜晚终于结束了
罗兰·巴尔特的母亲于1977年10月25日因病辞世。在1977年10月26日—1979年9月15日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每天不间断地坚持写哀痛日记。这是怎样一种表达?这是怎样一种心情呢?我没有合适的言词表达,我能想见那些如流水般的法语字符在那些被裁成四分之一的标准纸上痛切地流淌,该是和着他的泪水吧,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儿子的痛切的泪水的。他想要用这些亲手裁制的写满哀痛的字条对哀痛进行度量。
上一篇:《再见,薄雪草少年》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我的第一本C++书》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