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仅仅几万字的“小书”,阅读的过程何其漫长,而内心也在备受煎熬。事实上,罗兰·巴尔特的怀念是所有作为子女的我们的怀念,他的悲伤哀痛,同样是所有人的悲伤哀痛。所不同的是,罗兰·巴尔特在如此悲痛之下,还坚持记录哀痛、思念。
连续一个星期的晚上,都是这本书伴着渡过的。每次读过几条之后,常常不忍淬读,那种哀痛、悲伤弥漫的夜晚,实在是不好过,但又经不住书的魅力,往往又拾起再读,夜晚终于过去了。如此往复,一周时光便过去了。
在第二天即10月27日的日记中,作者看似无意地记下了母亲的话:“夜晚终于结束了”。短短的七个字,蕴含着几多悲伤,字字如利剑,刺向心扉深处。这样的利剑,在通篇中到处都是。这些文字,罗兰·巴尔特在记录的时候,又是怎样的眷念呀?母亲已经离己而去,而作者也只能就寝在“她生病期间住的房间,她故去时的房间”,从此阴阳两隔。而作者,从此也不想再旅行了,为的只是“能够呆在家里”,为的只是“让那些花永远不会凋落。”
看到后来才明白,每条日记少的就十几个字,几十个字,多的也仅仅是百余字,字数的少,正说明哀痛之深。而作为读者、旁观者,我唯有通过书本、文字来感知作者的怀念、哀痛、倾诉……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七十七团
(《哀痛日记》,罗兰·巴尔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定价:29.80元)
《哀痛日记》读后感(六):边读边写——《哀痛日记》散记
1
我没读止庵的《惜别》,视频里听他讲,母亲去世后,他花了2年(?)的时间将这种“惜别”之痛写出来,算是惜别母亲,也算是将自我从某种悲痛中解救出来。《惜别》写完,止庵坦言,并无什么用。
2
是否有一种情绪,最终刻在你生命里,从生到死,你都有一种背负之感,难以呼吸之感?西西弗斯如果歇一歇写作,是否会写《我那劳苦无边推石上山的一辈子的痛苦》?也许西西弗斯最大的渴望,是像普通人那样,不把自己的形象化作任何的雕塑——无论是苦难的雕塑,还是欢乐的雕塑。(耶稣如果可以,也不愿成为十字架上的象征吧?)
3
好像是维特根斯坦说起,痛苦是不可分享的,你的痛,我无法“感同身受”。而你的痛,我的痛,会形成极为强大的一种“引力场”,使得痛苦周围的一切日常,都显露出另外的一种样貌,别于之前的日常的感受。再想下去,罗兰·巴特痛苦于母亲的去世,母亲是否也怀着这样相同的痛苦?母亲在病中的痛苦,可以跟罗兰·巴特说出来,但罗兰·巴特无法体味。
4
痛苦就像每个人的皮肤一样,不可分享。痛苦中的人,有时希望打破这“皮肤”,痛苦外的人,有时庆幸这“皮肤”。
5
罗兰·巴特的痛苦是不持续的,时间上空间上不持续,但并不因为不持续就容易忘记,它时不时会袭来,难以忘记。
6
痛苦是真实发生的,但如何叫真实的难以承受的痛苦,不沦为一种陈腔滥调里的痛苦,如何让痛苦的每一次的“新鲜”感受,同样“新鲜”地表达出来?
7
被鹰啄食的普罗米修斯,他如果写作,是否愿意将自己写成一个“无穷尽受苦受难的人”?他对痛苦的体验,恐怕不是因为重复而厌倦,因为重复而麻木,恐怕是时间空间上的痛苦的重复,并不引起陈滥之感,痛苦之痛苦所在,遮蔽了理智,遮蔽了厌倦,遮蔽了麻木。是不是这样呢?我并不想去*探究。
8
罗兰·巴特的痛苦,让他对关于“痛苦”的一切词汇,重新理出了属于他的真实体验的“秩序”,或者说,关于情感体验的多数词汇,在罗兰·巴特的痛苦体验里,“它们”重新**出“真实”的底子,罗兰· 巴特重新梳理它们,希望自己的痛苦在其中,构建出新的独属于罗兰·巴特的“秩序”。他的痛苦看起来无从摆脱,这样,他给那些情感体验的多数词汇,也排定了一个无从打乱的“秩序”。这是罗兰·巴特的情感的屋子,词汇的新阵。
9
大约1978年4月12日,罗兰·巴特写:
写作是为了回忆吗?不是为了自我回忆,而是为了与忘却之痛苦作斗争,因为忘却是绝对的。很快,就“没有任何痕迹了”,不论在何处,也不论是何人。
上一篇:《再见,薄雪草少年》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我的第一本C++书》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