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社会研发投入稳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各类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强化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敢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突破体制机制的积弊,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唱响改革创新的时代最强音。必须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沈阳仍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履行新使命、施展新作为,快一点、再快一点。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切入,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万亿千亿”目标,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和考核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把工作触角向群众的身边延伸,着力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忧所盼,着力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打造营商环境一流城市。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强化突出问题整治。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多次跑、跑多门、政务服务前置手续多等问题深化办事难专项整治,积极开展政府和企业失信、跨区拉税源、市场准入门槛高等专项整治。突出抓好政府失信问题整治,建立欠账清单,制定偿还计划,两年内解决拖欠民营企业工程款、招商引资政策未兑现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企、取信于民。对标营商环境建设标准,继续开展“企业评、群众议”,努力营造人人是环境、处处是环境、时时是环境的浓厚氛围。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城商行、农商行业务逐步回归本源。重构政策性担保体系,创新银企保对接模式。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挥区域股权市场培育功能,完善梯度培育机制,支持企业上市。完善基金体系,用好产业引导基金,设立直投基金,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推进一批基金小镇建设。建立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企业征信平台,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充分问题。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快建设人才高地。树立大人才观,不拘一格引进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科技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优化人才政策,完善认定标准,细化工作流程,及时跟进调整,切实提高人才政策实效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人才服务,在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增设人才交流工作站,推进人才驿站、人才公寓建设,让各类人才在沈阳工作有机会、创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二)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聚焦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走深走实,坚定不移将各项改革进行到底。
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集团层面混改,加快二三级公司混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外部董事制度,扩大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试点。探索管资本有效途径,完善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授权经营体制,不断增强国有资本流动性。强化战略管控和风险防控,建立资产负债约束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推行外派总会计师制度。巩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成果,开展“僵尸企业”处置“回头看”,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两年内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统一前置要件、办事流程、数据归集等标准。大力实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运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不低于90%,试点推进便民服务事项“全区通办、全市通办”。完善商事主体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注销时限。*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审批时限再压缩30%以上。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