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火车读后感10篇(4)

  一部独特的小说暗含了特定时期的烙印,是小说家对他经历的时代的一次“历史书写”。周朝军在小说中有意加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事件,并让人物牵涉其中。比如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是这场灾难葬送了乔雅,也深刻影响了剑鸣、鹿鸣的心态和人生选择。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参与,个人不再是私人情绪的承载符号,他们成为了时代情绪的投影仪,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清楚感受到历史与个人的关系,在历史的逻辑里,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身份是理解《九月火车》的重要线索。剑鸣和鹿鸣,他们身份的不同影响甚至限制了自己的命运走向。 比如鹿鸣,他是水县瓷厂装卸工,这一身份让他很长时间内被轻视、被排挤,鹿鸣的阶层上升通道也一度被堵死,他只能奔波于底层的岗位,在重体力劳动中度日如年。这也是为什么他对师大女生乔雅及其父亲心存感激的原因,因为他们赏识他的才华,也指点了他新的人生方向。无独有偶,在小说的支线人物中,身份对命运的重大影响也隐隐显露。鹿鸣的大舅是“地主之后”,这间接造成了他与恋人的**,大舅五十年未婚,他的孤独并非某然,而暗含了时代的残酷玩笑。同样,小说里的“表叔”也被自己的“地主成分”耽误,年轻时,他被上面人掉包高考试卷却只能忍气吞声,就因为他的身份,是他的身份让他受尽屈辱。

  《九月火车》由此在朝气蓬勃的理想天空下埋下悲凉的种子。个人无法选择的身份却成为羁绊他们一生的枷锁,他们奋力拼搏,最终却可能化作一场相看无言。周朝军有他的恻隐之心,在小说的结尾,他给鹿鸣安排了一个良好的结局,帝都漂泊者佴志全和唯佳也没被拆散。但通读全篇,那种理想落幕的落寞感却还是凝结于文本之中,小说里的青年人如此具有“自我意志”,但好像总逃不过命运的巨网。可以说,这部小说不是一部简单的“青春回忆录”,它书写城市化大潮中“进城青年”的困窘。当农村逐渐走向落寞,谋求更好前程的农村青年不得不纷纷进城,但在陌生的城市里,他们要面对的不只是物品的剧变,还有人的思维上的微妙不同。和《平凡的世界》那一代人不同的是,这一代“进城青年”的路径不再是“进入→返回”,而更可能是有去无回,故乡成为一个永远失落的图腾。周朝军没有刻意丑化或粉饰农村,只是在书写中融入了隐隐约约的感伤。

  荒唐

  消解堂皇

  许多论者不约而同地指出——周朝军的短篇和长篇观感截然不同。表面上看,短篇技巧感很强,如同一座迷宫,作者通过对叙事游戏营造出奇绝魔幻的氛围,代表作如《山东毛驴与墨西哥舞娘》《抢面灯》《雁荡山果酒与阿根廷天堂》。而长篇抛弃了许多技巧,风格更朴实浑厚。短篇和长篇,仿佛周朝军的两个面向。

  可细细比对,他的长短篇也有共同点。无论是《九月火车》还是《山东毛驴与墨西哥舞娘》等,一个类似于说书人的幽灵都扑面而来,他对故事有强大的把控力,且时不时显露他的幽默甚至贫嘴劲儿。这个说书人就是周朝军。不少论者提到了路遥对他的影响,但读到这些作品,我想到同样来自山东的蒲松龄。周朝军擅长写有志怪气的小说,他能在平凡生活中提炼出诙谐甚至诡异的一面,但他不急于批判,他的文字不是长枪大炮,比起控诉,周朝军更倾向瓦解上到意识形态、下到家长里短的“假大空”。《九月火车》蔓延着戏谑气,崇高和权威在此被迅速消解。周朝军惯常于通过修辞来形容集体行为的荒谬,如描写一次集会:“学校大礼堂委实壮观,黑压压一片五千多个脑袋,给人一种想要收割的冲动”,又如他对刘教授演讲的叙述:“刘教授按小时收费,单价四万。金碧辉煌的大礼堂里“哈欠”与“屁响”此起彼伏,胖三无奈从口袋里拽出一本《少儿不宜》,读了起来。”这些都令堂而皇之的景象瞬间变得荒唐。

  如此书写也是对流行青春小说的颠覆,或者说——《九月火车》呈现出青春小说的另一种写法。这些年,我们在不断贬低青春小说,由于市场和权威的错误引导,以及快餐式青春小说的大行其道,青春小说被圈定为“幼稚文学”,写青春小说被视作过家家、格局小,摆脱青春小说,进入“后青春创作”却成为作家成熟的体现。但是,通观文学史,不少经典作品却都是青春小说,司汤达、菲茨杰拉德、莫迪亚诺、巴金、路遥、余华等,他们笔下的青年具有穿越时间的魅力。说到底,问题不在于青春,而是怎么写青春,市场上流行的所谓青春小说,根本谈不上文学,只是如同《小时代》般的拜物教幻梦。

上一篇:你是人间四月天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太极破腿百法》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