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九月火车》的世界里,主人公周剑鸣和周鹿鸣是双胞胎兄弟,哥哥剑鸣是鲁南师大哲学系学生,弟弟鹿鸣则是水县瓷厂装卸工。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活刚开始,剑鸣就遇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和同样喜欢音乐的苏野、佴志全、关琳等人组成了一个“蓝莲花乐队”,成为了鲁南师大的风云人物。在一次学生集体事件中,“蓝莲花乐队”的成员在校长头上浇了红墨水。高傲的剑鸣不肯道歉,于是辅导员找来剑鸣的双胞胎弟弟鹿鸣顶替他向校长道歉。真相被剑鸣知道之后,他负气远走西安。再看鹿鸣这边,尽管干着装卸工的活,却一直坚持小说创作,并与师大女生乔雅惺惺相惜。在工厂里,他受人排挤,失去工作,继而先后成为小学老师、邮差和“破烂王”。正当两兄弟踟蹰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汶川地震突然降临。乔雅亲赴救援现场,在余震中失去了生命,剑鸣也在地震中成长,回归了学校。毕业之后,剑鸣与女友关琳浪迹天涯(当然周剑鸣也可能是留下女友自己远走高飞,作者一贯喜欢设置模糊的结局),而鹿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作家,同时也失去了爱情。
在16万字的篇幅里,小说设置了两条主线——一条以剑鸣的校园生活为主,一条以鹿鸣的乡村生活为主,两条线铺就了一个巨大的叙事框架。暂且不论作者是否有驾驭这么大框架的能力,但他的格局和野心是显而易见的——他要把它写成一部当代版的《平凡的世界》。小说向我们展示了青春文学中不多见的乡村少年生活,并真实而犀利地指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这部小说既不同于《你别无选择》的现代派风格,也不同于常见的校园小说,甚至极大地淡化了言情成分。它立足于现实的视角,在真实中激荡着理想,在受难中反思着成长。随着开篇的油滑和打趣,逐步转化为结尾的沉重,主人公的青春也经受了一次残酷洗礼。
残酷青春,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文学中往往伴随着对80后一代成长的解读,也伴随着性、暴力和边缘文化。春树早在发表《北京娃娃》之时,就为人们展现了这种“朋克”式的青春,并建立起人们对于残酷青春的固定印象。她颠倒了“残酷”的定义,把那种无所事事的堕落和无休止的失恋称为残酷,并不厌其烦地展现音乐、酒精、性、暴力等等迷醉的狂欢,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真相。在这一点上,周朝军显然比同龄人认识更为深刻。虽然《九月火车》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摇滚,甚至部分情节还要依靠音乐来发酵——如周剑鸣通过借吉他认识了女友关琳,在卖唱被城管驱赶的过程中认识了苏野和佴志全,在西安通过卖唱得到了生活费和另一位好心大姐的照顾——故事开始于音乐,也成全于音乐,但一把吉他,支撑的是周剑鸣纯粹的理想和信念,是他对人生的热望。假如单纯与春树笔下的朋克少女比较,摇滚少年周剑鸣显然更为底层的。在春树笔下,乐队不是用来挣钱的,而是主人公的感情寄托,作为北京原住民的她根本不用为生计发愁,她毅然辍学奔赴乐队,是因为她想象能有乐队成员的拥抱与倾听,能有一种纯粹而激烈的感情;而在《九月火车》中,周剑鸣卖唱糊口,挣扎在自尊与生存中。他背起吉他走天涯,但这个天涯是一个没有安稳住所、没有华服美食的天涯,是维持最低限度生存的流浪。比起那种纯粹的叛逆和理想,周剑鸣的音乐梦想显然更为现实,也更为卑微,正因为如此现实和卑微,才代表了理想的高度。没有现实作为对照的理想是无根之理想,而从金钱浸润中蓬勃而出的理想,则更具有力度。因此,与其说周朝军塑造了几个理想主义者,不如说他其实深刻理解了现实的残酷。从来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这是《九月火车》着力表达的东西。比如,在结局中,同样立志于音乐道路的佴志全,在北京,与女友唯佳只能租住在阴冷的小平房里奢望明天。小说以春秋笔法写到唯佳为了男友的理想牺牲了色相,其中过程作者隐而不说,但越是掩饰,就越能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好在周朝军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结局中——佴志全和唯佳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帝都生活的风浪中,他们还能走多远,没有人知道。
当然,这还远不能代表《九月火车》所能达到的的高度,书写完残酷青春,周朝军从年青人的命运中跳脱出来,继续关注更为广阔的现实。小说中描写到三次学生事件,第一次起因于学生宿舍紧缺,校方把学生们安排到离学校很远的、条件很差的宿舍中。学生上学路上不安全,于是周剑鸣就给校长拍了桌子,换来的是五门课不及格,继而引发学生集体示威;第二次是学校的小卖部狗仗人势,打伤学生,事件经网络发酵,以周剑鸣为首的“蓝莲花乐队”直接朝校长头上泼了墨,这次周剑鸣得到的是“开除”;第三次集体事件从校园走向了社会,还涉外,周剑鸣的室友胖三在日本公司实习期间,不仅受尽折磨,还被克扣工资,辞职不成反被打到失聪。这一次,讨说法的学生得到了校长的支持,大家合力为胖三讨回了公道,校长与学生达成和解,并重新树立了自己的高大形象。这些看似戏剧化实际极现实的学生事件,在不动声色中触及了某些规则的边缘。在以往的青春小说中,还没有一部作品敢如此直白地把“示威”这样一个集体行为写得如此酐畅淋漓理直气壮——尤其是在触及到政治层面时。在今天,学生运动仍是禁忌,但周朝军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度。几次群体事件,一方面完美塑造了周剑鸣的热血青年形象,另一方面又向读者展示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周朝军笔下的青年非但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堕落,反而浑身都散发着理想主义精神。但现实生活过于平凡,容纳理想的方式仅仅只是向校长示威,年轻人的生活也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及周边。为了让笔下的人物挣脱校园的束缚,周朝军把汶川地震写进了小说。周剑鸣这一代的年轻人,不能在某种大的历史场景去表达自己的理想,甚至他们不知自己在历史中处于何种地位。从小镇来到大学校园,仿佛就是一个普通人能触及到的最宽广的道路了。但地震让年青人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激昂和悲怆感,他们终于能在一个时代性的事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周剑鸣的脑海中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史诗,他把所有不相关的苦难变成自己的重负,意欲与整个世界决战,从而获得心目中的崇高感。这样的反叛,在现实主义者眼中自然是徒劳的,但却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得以保持精神独立的一大法宝。
上一篇:你是人间四月天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太极破腿百法》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