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与限界》的读后感10篇

  《张力与限界》是一本由黄道炫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力与限界》读后感(一):第五次反围剿现场还原

  本书是历史学家的著作,引用各种可信的史料,力图还原第五次围剿的过程。失去了毛的中革军委并非一味跟国民党拼阵地战,试图用运动战应对蒋介石的堡垒无效后,提出了短促突击的战略,依旧在堡垒面前败下阵来。缺乏重武器的红军没有能力去应对步步紧逼的堡垒。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都是利用国民党和各派系的斗争限中生存。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国内形势比较安定,蒋介石得以抽调50万军队(大部分是中央军)围剿苏区。苏区除军事失利外,经济也已接近崩溃,向西撤退已经是仅剩的选择了。

  最后部分引用资料,推断蒋介石是故意在中央苏区西侧留下退路,以便借围剿红军而能让中央军开进云贵川。

  《张力与限界》读后感(二):革命是要死人的!

  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总是在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是神圣的,伟大的,全民支持的,就像正义终于战胜邪恶,和平重归人间。

  后来喜欢上了历史,看历朝历代朝代更迭,百姓颠沛流离,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明目张胆者有之,暗地里偷鸡**狗的肮脏龌龊更甚,所有的口号背后都有其目的所在,一切何尝不是当权者争权夺利的一场“游戏”呢?无关正义与否,战争是要死人的,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不外乎如此!

  看得越多则越疑惑,虽然无数次的翻墙让我对于当今社会的种种面貌,黑的白的,有了或多或少的准备,最多唏嘘一番,然则100年前的那段革命仍是心目中的处女地,神圣的让人总有“余生也晚”的感叹惆怅。

  其实,革命终究是要死人的!革命有正义与否吗?

  看了本书的简介和访谈,甚为感慨,欣然欲购之,谨记!

  《张力与限界》读后感(三):真实还原苏区革命的场景

  这本书作者2005年就写好了,放在电脑中,不断地补充修改。内容很丰富,场景很宏大,观点非常新。对于苏区的革命,过去的研究把革命的失败归结于左倾领导人如李德博古等的错误指导,什么“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搞游击战,反而与敌人拼单纯消耗的阵地战。实际上,在国民党军的内外挤压下,苏区的各种革命资源和政治资源已经到了极限,靠单纯的游击战或运动战是无法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了。红军大发展,实际上也为后来的大失败种下隐患。作者的史料功夫很深,不仅看到了台湾国史馆的档案,还用了本所藏的石叟档案,让人称道的是,一些当时杂志如《汗血月刊》、《斗争》、《红色中华》、《武库》、《红星》等,以往注意的人不多,作者却是大量征引,资料查找之全面细致令人叹为观止。其实作者书中的一些研究精华,已经在《近代史研究》、《历史研究》、《史学月刊》等杂志发表。不过书中也有一些问题,如第七章讲反围剿战争,是书中的重点部分,但没有更多作战地图,看得很吃力;书中也没有参考书目或索引,检索起来不容易。有一些问题,似有展开的余地,如查田运动等部分。

  不管怎样,这本书比中共党史的宣传要真实细腻多了,看了很开阔视野,大长见识。

  《张力与限界》读后感(四):行为和解释

  在我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直只用“李德指挥失误”造成一句简单的话而概括掉,令人不明不白。

  上大学之后,研习湘军史,细读曾国藩等人著作,了解湘军史上“安庆之战”的前前后后,又联想到第五次围剿,得出一个结论:在飞机空投尚未如今天普及的三十年代、乃至之前,铁壁死围必定给任何一地区造成无可估量的破坏。即便诸葛亮复生,只要不能破坏国军碉堡封锁线,共军必败。至于是曾国藩所言的“灭根”还是网开一面,只能看对方的心情。

  放大李德指挥失误,不过为了掩护苏区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军事失误,排除一次战斗会一次战役的失败,还存在更多的其他原因。

  黄先生的书一共七节,讲军事失误放在最后,无疑是解释南京方面的军事压力、苏区经济破产、兵员枯竭,导致整个军事行动的失败。其中很多资料和细节,无疑给张戎女士那本鲜为人知的故事提供佐证。使我更加透彻了解第五次围剿的真相。

上一篇:《金融之王》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白痴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