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多次涉及到苏区政府组织概貌和中央控制地方的手段。这种一元化的管理地方行政手段,在当时已经造成很多弊端,当时的政治领导者或多或少的觉察到,只是缓解外在军事压力重要程度远远超过内在的危机,并未着手处理。之后,中国立足延安,建政于北京,发生多次规模浩大的政治运动,其动机和理由,或许来自苏区。
《张力与限界》读后感(五):革命的自我吞噬
在革命史的叙事模式下,1927至1937年的十年被定义为土地革命,时代的变革需要我们变换视角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前史,特别是梳理中共苏区的历史。
毛泽东的武装割据理论是建立在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的,是产生于在赣南闽西的具体斗争上的。国内:蒋介石并没有将苏区视为心腹大患,只是将其作为一颗政治棋子加以利用,比如在第五次围剿的过程中围师必阙,顺势放中共西逃,以便蒋介石有借口将其触角*西南三省;国际上共产国际对中共的财政支持,以及日本侵华在华北给蒋介石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其不能兼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共产党自身强大的动员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赣南闽西本不是富庶之地,但是中共却能够极大地动员群众支持和参加革命。但是在吉利的动员之下,作者也没有忽视在此压力之下当地人民的抵抗。赣南闽西本来就不富庶,一下却要容纳政治组织如此完善,行政人员极多的政权组织,这完全是超出苏区的承受范围之内的。中共在早期的不成熟阶段还是带有非常多的不成熟的政策,比如其在苏区实行的社会改革,男女平等、废除封建迷信等一系列的措施,社会风气一时是难以改变的,正向作者所说的那样“社会秩序的重建还是需要一点一滴的改造之功,而且,这中间可能会经历曲折反复的过程。”第五次围剿蒋介石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这对于资源匮乏的苏区来说是场硬仗,中共在拼消耗方面显然是不能抵过蒋介石,因此共产党走向战略转移是不可避免的。
理解革命还是告别革命?
回望百年前的中国,革命这一线索贯穿始终,80年代,李泽厚在“启蒙压倒救亡”的口号下提出“告别革命”,我们回首历史不仅发现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的逻辑也有其或然性,我们不能轻易地对历史加以否定,启蒙压倒救亡是有其历史发展的逻辑的,就像中共苏区的诞生有其复杂的背景一样。因此我们对历史只能加以同情之理解,不能轻易否认。
《张力与限界》读后感(六):从张力与限界中读史
中央苏区的历史,人人耳熟能详,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免人云亦云,令历史的弹性尽失。
比如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往往归咎于错误的军事战略,可敌军碉堡层层推进,如何开展游击战?“短促突击”真的是一开始就有的错误路线吗?
在本书中,黄道炫先生通过大量资料,证明在第五次“反围剿”前后,中央苏区在人力、物力、管理等方面已达极限,由于人口少,兵员补充难,耕作只好依靠妇女,导致大量土地放荒,新战士最短只训练6天即上战场,逃亡率增加。为筹备军粮,农业负担加重,有的地方税负较苏区成立前增加了1倍。苏区食盐完全依赖外界,在封锁下,价格飙升数倍,不得不组织人挖厕所下的硝土等炼盐,由此引发了多起中毒事件……
苏区迅速壮大,革命力量增强,这是事实,但地域狭小,为发展带来隐患,一旦遭遇挤压式进攻,资源难以支撑,这可能是造成挫折的更根本的原因。
本书史料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修正了以往诸多误会,仅举三例:
第一,苏区发动农民,以往多认为靠“打土豪,分田地”,但本书资料证明,苏区地主少,所占有的土地不敷分配,但“公地”比例高,少的20%,多的50%以上,那是供家族子女上学、祭祀、养老、抚恤之用,将它们分给失地农民,加上分地主浮财等,带动了革命热情。
第二,对苏区工作中的“左倾”,以往批评颇多,可从史料看,最“左倾”时,根据地反而空前壮大,可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军事实力的作用也许更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便说出了这个道理。
第三,对战争的失败,以往过多追究领导者责任,认为他们僵化、脱离实际,但本书证据凿凿,说明他们并不机械,但在资源困境中,发挥空间受限,能坚持那么长时间,且最终成功突围,堪称奇迹。
上一篇:《金融之王》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白痴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