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译注

作者:刘勰

  〔注释〕 

  1 彝(yí宜):永久的。

  2 伦:理。

  3 爽:差错。

  4 坠:失。

  5 仲尼:孔子的字。微:精微。

  6 仰其经目:《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抑其经目”,指不敢称“经”。抑:谦退。郑玄《论语序》说:“《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十三经注疏》校刊记:当作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者居一,又谦焉。”(见《仪记·聘礼》疏引)

  7 经无“论”字:指经书没有以“论”字为篇名或书名。

  8 《六韬(tāo涛)》:兵书名,传为周代吕望著,大概是汉人采掇旧说而成。二论:指《六韬》中的《霸典文论》、《文师武论》。

  9 条:小枝。品:类。

  10 契:约券,引申为符合。

  11 传(zhuàn撰):指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尚书传》、《左传》等。

  12 铨(quán全):衡量。

  13 叙、引:叙即序,如《毛诗序》等;引指引言。范文澜注:“引,未详。”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中讲,引“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但认为“唐以前文章未有名‘引’者”。刘勰以前,如汉代班固的《典引》、宋代谢庄的《怀园引》等,都和作为文体的“序引”无关。西晋陆云有《赠顾骠骑二首》(《有皇》、《思文》),都注“八章,有引”。兹录其一:“《有皇》,美祈阳也。祈阳秉文之士,骏发其声,故能照明有吴,入显乎晋。国人美之,故作是诗焉。”(见《陆清河集》卷二)这正是如序而稍简的“引”。纪:纲目。

  14 宜:适宜,应当。

  15 说(yuè月):同悦。

  16 转师:转相传授。

  17 胤(yìn印)辞:指在正文之外加以说明的话。“胤”和“引”都有续、延的意思。

  18 揆(kúi奎):道理。

  19 弥纶:综合组织,整理阐明。

  20 庄周:即庄子,战国时著名思想家。《齐物》:《庄子》中的《齐物论》。

  21 不韦:指吕不韦,战国时秦国相。《春秋》:指《吕氏春秋》,由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著。

  22 六论:《吕氏春秋》中有《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合称“六论”。昭:明白。

  23 石渠:汉代宫中有石渠阁。论艺: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宣帝“诏诸儒讲五经同异”于石渠阁(《汉书·宣帝纪》)。艺:六艺,这里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因《乐经》失传,所以只“讲五经”。

  24 **:汉代宫中有**观。通讲聚:《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讲聚”,无“通”字。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章帝曾召集有关官吏及“诸儒会**观,讲议五经同异”(《后汉书·章帝纪》)。

  25 述圣言通经:《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述圣通经”,无“言”字。述:循。

  26 班彪:字叔皮,东汉初年历史家、文学家。《王命》:班彪有《王命论》,载《汉书·叙传》、《文选》卷五十二。

  27 严尤:字伯石,汉代王莽时将领。本姓庄,避明帝刘庄讳改。《三将》:严尤的《三将军论》,已佚,《全汉文》卷六十一辑得残文两条。

  28 敷:陈述。

  29 史体:和“正体”相对而言。班彪的《王命论》,严尤的《三将军论》,都是通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论述,来阐明当时的问题。

  30 初霸:初建王霸之业,指汉末建安(公元196—220年)后期。

  31 名法:指名家和法家的学说,主张以名责实,信赏必罚。

  32 傅嘏(gǔ古):字兰石,三国时魏国文人。有《难刘劭考课法论》,载《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王粲:字仲宣,汉未文学家。有《儒吏论》、《务本论》等,见《全后汉文》卷九十一。

  33 校练:考核精练。名理:辨名推理。

  34 迄:到。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公元240—248年)。

  35 守文:原指帝王受命,遵守前代成法。这里借指论文写作上的继承前人。刘师培《魏晋文学之变迁》说:“王弼、何晏之文……虽阐发道家之绪,实与名、法家言为近者也。此派之文,盖成于傅嘏,而王、何集其大成。”这正说明何晏等人之文和傅嘏的关系,以及正始玄论和名、法家的关系。


热门小说推荐:《重生野性时代》、《圣墟》、《武炼巅峰》、《飞剑问道》、《元尊》、《逆天邪神》、《都市超级医圣》、《都市奇门医圣》、《都市超级医仙》、《伏天氏》、《大道朝天》、《都市鬼谷医仙》、《明末好女婿》、《史上最强赘婿》、《三寸人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