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服》经典读后感10篇

  《朝服》是一本由[美] 菲利普·博比特著作,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朝服》读后感(一):《朝服》:马基雅维利的道德困境

  既然世界有规矩,就必然勇于挑战规矩之人。有人可以在规矩之内纵横捭阖,成就一番事业,而那桀骜不驯的,却极可能陷入危机。这危机会令他有生之年都备受煎熬——“规矩”总会反戈一击,给叛逆者以报复。但我们往往也只会记住这样的人,因为唯有他们昔日的“反叛”,才催生出今日的不同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基雅维利正是这样的人物。当所有人都满口“仁义道德”的时候,他却劝君主们可以偏离道德,也不必总把信仰放在心上。他崇尚的统治者,是恩威并施的。这显然招致了众多非议,马基雅维利“撒旦的神学家”、“邪恶巫师”之名由此得来。而到了后世,马基雅维利开始为人们接受,可依旧是以一种可疑的状态。更多人读他,是以获取“权术”为目的,市面上的“马基雅维利语录”也几乎都被打上了“厚黑学”的标签。马基雅维利出卖道德以换取利益的姿态似乎已经坐实——人们对他由排斥到接纳,并不是因为真正的理解,而是在道德上的妥协。

  那么,马基雅维利看似离经叛道、背弃美德的“君王之论”,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些看似简单,甚至有些自相矛盾的话语推论,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呢?这些正是《朝服》一书所致力澄清的问题。在这本书里,作者一上来便抛出了人们对马基雅维利的五点“误读”,最终落归的则是马基雅维利所构建的,并不是一个以道德沦丧为代价的独裁帝国,而是一个更加着眼于现实的“宪政共和国”。它并不是为了保全任何个人或家族的统治,而是全社会的稳固发展。

  这样的推断,解决了马基雅维利著作中最大的问题,即他的两部代表作《君主论》与《论李维》的思想矛盾。实际上,《君主论》所阐释的,同样是共和理念——它的“君主”,是共和性质的君主。也就是说,他不再是一个“个人”。他必须放弃道德形象上的完美无瑕,是因为完美个人在国家面前毫无意义,因为“我们无法同时满足我们的所有价值。”(《朝服》,p8)马基雅维利的道德,是“后果论”的道德,也就是所有行径,只要有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便是合理且合“法”的。“结果必须有助于共同善。”(《朝服》,p66)

  而另一方面,马基雅维利坚持了君主应当将自己的“美德”——“virtÙ”——一个包含但其实并不止于美德,常常因时而变的统治要件,更多地让渡给社会群体,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易于应对变化,也更稳固的社会结构。“即使当贫困……等状况缩减了选择范围,自由意志仍能保证我们作为道德行为者的地位。”(《朝服》,p141)这也就意味着,单一君主的统治可能产生的偏执,即便英明但“风格”与“时运”并不匹配的窘境,可以在充分的“公民选择”下得到避免——至于前者的例子,从“太阳王”到“崇祯帝”,早已经屡见不鲜。

  因而,在《朝服》这部作品的解读下,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理论再一次具有了空前的意义。他不再是一个“入谏者”和“懵懂的政治哲学家”,而是“宪政主义的奠基人”。也许后人的推断总难被证明,可我们很难说,现代的政治实践者们没有从马基雅维利那里得到启发。权术只能维持一时,只有划时代的理论,才能于如此久远之后的现实实现,并与其遥相呼应。

  但几世纪之前的马基雅维利,却在道德的壁垒面前经历了挫败。这同样也是现实一种,最现实的理论家,在当时也必然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者,因为“现时”与“现世”相比,少了理性,而多了人的功利与想象——但他身后所成就的意义,却远远超脱了每一个属于权术者的“现世”。

  《朝服》读后感(二):《朝服》:你真的了解马基雅维利吗?

  文/吴情

  谈起马基雅维利,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君主论》(The Prince)、《论李维》(Discourses on Levy)、《佛罗伦萨史》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个身份:《君主论》的作者。而在西方,对这个名字,普通读者要么欣羡莫名,要么跟随主流观点将其视为撒旦的化身。马基雅维利,写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以至于引起这般对立的态度?在附和舆论批驳马基雅维利之前,不妨阅其著作,而集中表达其政治思想的书,以《君主论》、《论李维》二书为主。关于两本书及作者生平的分析、解读和评论,其成果汗牛充栋,其中,《朝服》一书似乎尤为卓尔不凡。

上一篇:你是我不能言说的伤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专注的快乐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