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账簿经典读后感10篇(4)

  像《红色账簿》一样,从革命者经济生活的细节出发,我们才能从更人性的角度对革命者的各种行为以及许多历史事件的结局进行评价,许多我们曾不解的疑惑也因此找到了答案。所以,我更愿意相信《红色账簿》中描绘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教科书中简单的总结和说教。也因此,我看到中国历史教育缺失之严重,突然想起一位先贤说过的话:一个民族不能公正地对待历史、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将是卑微的、懦弱的、没有未来的。是的,中国人如果要自强于世界,必须正视自己的历史,而这一切应从正确的青少年历史教育抓起。

  《红色账簿》读后感(七):最吸引人的党史《红色账簿》

  最吸引人的党史《红色账簿》

  以前看过党史,但是总觉得太模式化,缺少生动的细节,不那么真实。这本《红色账簿》却非常特别,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共产党的历史,而且写得很不错。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读的过程中几次翻到开头看看作者到底是何许人也。这本书其实不仅讲了经济,因为革命早期的资料非常匮乏,所以仅仅靠经济无法支撑起整个革命过程,所以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一部党史,或者说是党的军事史,只是在每个阶段和经济有关的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分析,说是党的经济史还有点夸张,还没 达到那个高度,但是从货币从经济的视角去观察,你就会发现,革命虽然不是请客吃饭,但是革命的确离不开钱,在革命的每个阶段,都和钱有无法分割的联系。

  书看得很过瘾,开始并没有注意书封面上就标明的时间段,书到我这首先要包皮,所以书封面上印的内容,我一般都看不到。本以为这是一部党的革命史,应该到1949年解放,可是看到一半就感觉不对劲,怎么还没写完南昌起义呢?回头看看原来只是1921-1927年的这一段,真的有点不过瘾,希望能够早点看到续集。怎么也要一直写到1949年。不过按照这个写法,得出一个四卷本。

  说到党史,我们都知道,但是却都知道得那么详细,一进入历史的细节中,就非常这段故事原来这么精彩!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面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

  最喜欢的是作者的经济学视角,我喜欢收集硬币,所以也特别关注经济史,那时候中国通行的是银元,也就是大头。南昌起义以后,攻陷了南昌的江西省银行,带走了银库里面的大头和纸票。不过民国时期的纸币,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存折,只有银元才是硬通货。各个省都有自己的银行,每个银行都可以发行自己的纸币,但是这些纸币的信用就是这些银行里面库存的银子和银元。一旦银行有了风吹草动,那些纸币的价值就一泻千里,民国风云变幻,纸币的信用总是无法持久,所以老百姓最相信的还是银元。起义部队带着的这些江西省银票,在江西省银行被攻克后,就没人敢要,在后来甚至成为抓捕共产党人的一个线索,谁那这些纸币买东西,那就有共党的嫌疑,所以一路上都是花的银元。银元的缺点就是太重,要用大木箱子,用牲口来驮,部队快速行动,携带不方便,受到攻击,很容易就被劫下来。而且到了潮汕地区以后,当地是侨乡,都是和外国做生意,竟然不认大头,只认鹰洋、站洋还有龙洋,让起义军听头疼。

  那时候的抢也挺贵的,一支新的汉阳造竟然要二十五块大洋,一把盒子炮要五十多个大洋,二手的也挺贵,所以军人就经常做枪的生意,卖点枪就能换回大洋来。当时的军人都是要发军饷的,参军怎么也得比当地的力工给得多,一个月也要十几二十个大洋,加上军衣、军粮、军火弹药,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打仗就是打大洋。可是共产党却的就是钱,虽然有苏联的外援,但是靠那点钱去打仗,还是杯水车薪。所以共产党想要拥有军队,就必须解决钱的问题。依靠外援,依靠党的一些产业,依靠党费,都不是根本的办法,最后党选择的是发动工人和农民,不发饷,没有军火就去从敌人手中抢,敌人的银行也是我们的银行,还有就是打土豪,从富人那里拿,这就是我们革命的解决经济的办法。历史证明了,不那饷的工人和农民,最后打败了那饷的军人。向地主要钱的共产党,最后战胜了向百姓派捐的国民党。

  《红色账簿》读后感(八):利益分析下的革命及革命者

  写中共党史的书很多,可称得上是汗牛充栋。但是,这些书或者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或者是增加了新发现的史料,所写的基本上都是中国共产党如何进行革命的过程,真正能写出新意的并不多。然而,手头这本国防大学马祥林研究员所写的《红色账簿1921-1927: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一书却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来书写党史,带给我们崭新的视角和不同的感受。

上一篇:少有人走的路2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文字即垃圾:危机之后的文学》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