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政治理论》读后感10篇(4)

  《柏拉图的政治理论》读后感(五):《柏拉图的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作者区分出对柏拉图的三个阐释传统:

  1.将柏拉图的文字作为当真的论述来处理,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和波普尔等。斯金纳及其学派也属于这个传统。

  2.强调隐微写作,并认为有必要在公开的显白陈述背后去获得他私下持有的隐秘的真实陈述。奥古斯丁、施特劳斯等。

  3.将其告诫理解为他的真理是不可言说的。克尔凯郭尔、沃格林和罗德之本人。

  “柏拉图哲学的性质”

  恢复柏拉图哲学的两个难题:带着哲学是什么的预定偏见,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怪柏拉图有缺陷;柏拉图哲学自身的性质。

  通过狄翁和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认识到了:“所有的城邦都差不多无可救药地败坏;没有真正的朋友不可能从事政治;正是通过正确的哲学,人能够认识到个人和政治的各种形式的正义;除非哲学家当统治者或者统治者变成哲学家,否则世上的邪恶不可能中止”(p7)。

  正确的哲学并不是关于正义的命题理论,“正义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而这正是使得柏拉图哲学变得沉默无言的关键点之一”(p8),“正义在城邦中的实现不是一个理论被应用出来,而是正确哲学的特殊决定,那是尚未说明之物,从哲人王的灵魂中日复一日地流溢至社会秩序”(p8)。

  对于每一存在的知识来说有三种东西是必需的:名称(onoma)、定义(logos)、形象(eidolon),然后上升到知识(episteme),第五个是存在本身。前四种表达属性,并努力向事物的本质靠近,但由于语言等局限无法抵达本质。前四和第五之间存在裂口。“人类言辞不能抓住本性。唯一可能的本性的知识是与灵魂的无言的联合”(p11)。“正确的哲学就是那照耀纯净灵魂的光,此时的纯净灵魂已经完成了与本性、这存在之根基的结合”(p12)。苏格拉底因材施教,他会先肯定对话者的意见,但这是临时性的,然后会引导对话者进入各种否定原先意见的矛盾。必须注意苏格拉底对待不同人的不同策略,以及其对处理政治失序的暗示意义。

  “柏拉图:不义的难题”

  苏格拉底不从正面定义正义。“既然他坚持为了知道正义本身就必须理解善,那么,这就暗示他最终从未宣称要去界定正义”(p19),“苏格拉底说,只有当灵魂的真正本性被辨明,才能清晰地感知到正义,而为了获此洞察,我们可能必须等到死后的生命”(p19)。

  必须把《理想国》理解为诗性戏剧。为什么安排在公元前407年的夏天?(伯罗奔尼撒战争后的第25年)因为政治邪恶发展到顶峰,正义有必要。并且为了挽救兄长格劳孔。“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假定,对年轻人合适的教育是使用非哲学的方式养成他们的德性”(p23)。下降到比雷埃夫斯港是对《奥德赛》中奥德修斯下地狱的模仿。比雷埃夫斯港就是不义的地狱。格劳孔讲了巨吉斯戒指的神话,“人可以放心去星不义只要同时保有正义的外在伪名声”(p25)。苏格拉底推测能够通过观察一个假设中的城邦得形成来发现正义。

  护卫者必须被正确教育,为了忠诚需要音乐,为了健康需要体育。军队被清除掉了快乐主义的行为。“早期通过非哲学方式对德性的培育必须辅之以附加的教育阶段,从而将个体向上引导,上升到对善的理性协调只可能”(p28);保持节制。苏格拉底否定了不义源于身体的唯物论路径,正义与不义是灵魂的事务。从这开始苏格拉底转向对其灵魂经验到的正确秩序更为合适的处理,诉诸日喻、线喻和洞喻。因此问题在于:“使灵魂与真实正义协调一致的那种经验,在原则上对每个人都是可能的,但在实践中却并未被广泛德觉察,这是因为许多人并没有对这种经验敞开”(p31)。

  “柏拉图:爱欲失序的难题”

  我们可能认为苏格拉底主张爱欲是所有邪恶的根源,但苏格拉底并未尽力去废除爱欲,他知道在爱欲之外还有别的现实朝向或远离善。“柏拉图只是想说,我们的天性需要我们抗拒自己的各种邪恶倾向,而无法完全摆脱这些倾向”(p48);治疗必须针对个人,需要成千上万的哲人一对一治疗;使用不同的治疗策略;治疗只能发挥有限作用,后来必须推动他们向真正依据德性的经验敞开。

  “柏拉图:灵魂的正确秩序”

上一篇:《田园交响曲》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半天就能做好的布艺小物》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