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胡适历程读后感10篇(4)

  《重寻胡适历程》读后感(六):还原一个真实的胡适

  胡适这个名字可以说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却没读过多少胡适的著作,对于他的生平更是知之甚少。

  我想,这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zhi原因吧。

  比如同时代的鲁迅,关于他的生平一些主要的经历大家却都很了解。

  很可能是因为后来胡适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还有之后大陆掀起的批判胡适的风潮。这些都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让人欣慰的是在今天政zhi环境比较宽松,关于胡适也有了越来越多正面和客观的评价。

  特别是在大陆,这一点很重要。

  曾经和一个在英国某著名大学读古典文献硕士的研究生讨论胡适。他对我表示他很讨厌胡适,主要理由简单的说就是胡适无论在很多学科都是中国比较早的研究那个领域的人之一,但是哪个学科他都不是精通。我当时对他的看法也有几分赞同,因为当时我还没读多少胡适的著作和关于他的研究的东西。

  后来仔细一想,事情也许不对劲。如果胡适仅是如此,又怎会成为那个年代在大陆乃至后来在台湾的领袖人物。

  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胡适提出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的简单表述。

  再比如毛泽东说过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胡适所说的“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在本质有什么区别吗?“实践”与“实验”,“标准”和“试金石”,只不过是在字句上面有些许出入罢了。实际上两句话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完全一样的。

  近日看了梁文道最新几期的《开卷八分钟》,他介绍了一本余英时写的关于胡适日记解读与研究的书:《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

  我是看到了他对于这本书的介绍才找来这本书看。

  梁文道在节目的一开头便说:

  “在1930年10月的时候,当时胡适到北京,那时候还叫北平协和医院那边做一个演讲,是用英文讲的,结果没想到那天来了很多学生,那些学生已经挤到有1000多人,当时胡适还在吃饭的时候,就听说讲堂那边已经完全爆满,水泄不通,怎么办,那么胡适看看表7点半了,他就决定放下饭碗,先去那边用中文跟学生们专讲一场,然后回头再讲一场英文版本。这时候你就看到,当时胡适在中国他的地位如日中天,不愧是后来我们心目中印象中那个胡适,他是一个青年导师,是无数青年人的偶像,他的气派,他的气场,他之为偶像的程度相当于今天的周杰伦,这么讲恐怕也不为过。但是事实又是否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只有这一面呢?”

  这是书中所记载的一件事情,从这件事情我们看出胡适对于青年的关系。然而,梁文道却没有说仅仅是关于这件事情的另外一面。实际上,更多的人并不理解胡适所演讲的东西,更多的人是抱着今天“追星族”们的目的去看一下这位传说中的“明星”。

  胡适的在很多学科领域的成就还不如后来他带出来的学生,但是为什么他会受到当时的人乃至后来的人尊重和纪念呢?

  这里再讲一件事:

  “顾颉刚听胡适的课从伏羲开始讲,一年下来才讲到洪范。

  胡适直接从周宣王开始讲。一般都以为起码要从伏羲开始讲,一年下来才讲到《洪范》没想到胡适接首,丢开了唐虞夏商,改从周宣王讲,这一讲把他们这一帮年轻学生吓了一大跳。因为他们发现胡适居然从《诗经》里取材称西周为诗人时代,有截断众流的魄力。

  原来大家想要骂胡适,这时候却都服了。就是他带来了一种开天辟地的新观念。他接下去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学做了有多大成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新观念带出了一整代的年轻学生,把整个中国学问再往前推进。”(转引梁文道语)

  简单的说来,胡适带给中国的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他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广泛的适用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在此之前,中国做学问的人是没有用这种西方的方法的。

  这本书实际上不能称之为胡适一生的传记,因为它只截取了胡适从美国读完博士回国之后到台湾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从开篇作者就探讨了胡适学历的问题。写到后来我们看到胡适为什么在刚开始的十年不主张对日本的挑衅行为开战,刚开始是个主和派,后来在抗战开始后又怎样变成了主战派。因为他清醒的认识到中国这个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与世界一流的工业与军事强国开战会是怎样的一个后果。

上一篇:《白鹿原》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美食家》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