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的读后感10篇(5)

  在先生眼中,中国有光荣灿烂的艺术,和微不足道的科学,有伟大的常识和幼稚的逻辑,有精致的、女性的、关于人生的闲谈,而没有学者风味的哲学。中国人的思想是实用的、精明的、灵敏的,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思想。先生在《吾国与吾民》的自序中写到:“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扰烦恼,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须乎他们的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

  同一本书,十年之后的重逢,带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当我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这本杰作于我而言是暴殄珍物。杰作在静静等待知音,当我的能力可以与之相配时,重读起来必然可以获得曾经无法撷取的光华,将我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中。先生曾经将发现一位自己最爱好的作家比喻成遇见一见倾心的情人,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恰到好处,仿佛你与他早已有了心灵上的联系。你浸润在文学情人的怀抱,获得灵魂的粮食。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自己相似的作家,才能获得读书的真谛。如何寻找,没有人能教你去怎么做,你必须独立自主去寻找,也许你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谁?在哪里?但一旦与他的文字相逢,你的本能就会告诉你,这就是我要找的人。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再悠长的时间,再遥远的距离,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他的心跳。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九):镜花水月

  提到“中国”或“中国人”,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景象是怎样的?

  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地大物博,民族杂糅,食品丰盛……你没法试图只用这么几个词概括一个国家,但如果要向异乡人介绍它,那么包容、丰富和精细将会是我最常使用的三个词语。

  关于中国人的形象,可以两部小说的主人公为代表,其一为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阿Q,另一则为金庸先生《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前者蕴藏着国人性格中的自私、狭隘、落后、保守、愚昧、自卑、怯懦与自欺欺人与“精神胜利”法,后者则代表了虚荣、机灵、顽强、卑劣、好色、见风使舵、善存的人性以及“优胜精神”法。

  金庸本人也承认:“写这部书时,我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所强调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精神胜利的意念在中国的确相当悠久而普遍,但是却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有时走访国外,我也常发现:几乎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有他们精神胜利的方式。所以我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索中国人所特有的一面性格。”

  当然,中国人也是世界上优点最多的国家之一:谦虚、谨慎、勤劳、细致、友善、幽默、淳朴、聪慧。你可以想象的一切优点,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具备一些。

  但这两本书都是以个例来映射整个国人,且由于时代变迁,历代国人的形象也存在着微妙的差异。相对而言,社会变革时期的中国人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种种矛盾交织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同在人群中安插了无数个炸弹,只需轻轻划开一根火柴就能引爆全场,留下一群**的人面面相觑。路途遥远,不知今后该去向何处。

  你可以想象一部情景喜剧发展到后期,编剧已经无力再依靠日常生活来编写故事,但之前已经逐渐刻画出角色的性格已经足够拿来制造矛盾。林语堂这本《吾国与吾民》便是一部矛盾中诞生的作品,它成书于1935年,民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全书由英文写作,最后被翻译成中文。这里必须单独提到本书的译者黄嘉德,他的翻译保留了民国时期半文半白的写作风格,更符合林语堂的表述。

  全书从理论宏观上论述了中国与中国人,从人民组合与融合、民族性、民族心灵、人民理想(信仰)、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与生活的艺术等多个方面来观察这个民族各个方面,外加一章专门论述妇女生活。同时还多次将中西放在一起作为对比,无愧于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自我定位。

  秦始皇作为一代暴君还能于历史上享有如此高的地位,除了其为“皇帝”制度的创始人之外,对度量衡、驰道、文字的统一的贡献也十分突出。而这三者最重要的,又当属文字之统一。

上一篇:归桐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饥饿游戏3:嘲笑鸟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