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的读后感10篇(9)

  然而,我却愈发觉得,这描写的不是今天的中国人。

  今天的中国人,知足常乐尚有人挂在嘴边,但人们却表现出各式各样的“焦虑”——因为担忧自己落后于他人,而期望不断向上晋升,这种焦虑的心态体现在社会的许多群体之中——学生要做最优等,考试要考到第一;做职员的也要时时刻刻掌握着升职加薪的机会。如果此时有人去告诉这些辛辛苦苦的奋斗者要“知足常乐”,别人定要觉得你是因为嫉妒才来胡说八道了。人们的欲望增加了吗?并不是,而是社会和文化改变了。在一个变迁缓慢的社会,当“父辈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时,社会心态往往会趋于保守和消极的无可奈何,满足于当下即为要紧之事。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内,中国经历了急剧而快速的社会变迁,带给个人的,是生活方式、社会地位、财富水平等方面迅速的变化,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但对个人而言,这必然是基于能力和机遇的一次竞争,市场的浪潮分拣出优胜者和落后者,竞争的残酷使得不同群体和阶层的界限渐渐清晰,尽管上下流动还在持续,但不论你是否“知足”,生活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

  这种“不知足”的心态实际上早埋有种子,并且有迹可循。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几乎从未尝过失败和落后的滋味,我们以自己的历史、文化、政治成就为荣,直到19至20世纪的教训和亡国之危,让人们彻底清醒,并尝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这种体验太过深刻,以至于成了社会的“焦虑”,甚至在50年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毛泽东不断的缩短“超英赶美”的计划时间,豪情万千的吟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开展了一系列诸如土地改革、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种单纯追求“快”的价值导向是那个时代除了阶级斗争之外最主流的心态,实际上也折射了根植于我们心中的焦虑感。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心态似乎已裹挟着个人的意志奔向了市场的大流,一走进书店,装裱浮夸、书名抢眼的成功学便摆满了位置最佳的书架,而整个社会充斥的拜金思潮、“一起向钱看”也误导了不少年轻人的价值取向。诚然,开放自由的竞争市场和社会的变迁都将持久存在,而且可以预料,只要中国社会的这种**变迁尚未完成,我们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精神上的“漂泊”状态,那“知足”更是无从谈起,费孝通先生希望中国能形成“安其所,遂其生”的心态秩序,实际上,也就是找回老庄早已倡导过的“知足常乐”,让中国人的灵魂跟上飞奔发展的社会。

  四

  我还想谈谈中国人的公共精神。

  在许多人的著作中,都曾经不止一次的谈到过中国人的公共精神之缺失,故而将中国人形容成“一盘散沙”。鲁迅说:“龙门的石佛大半字体不全。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公物或无主地东西,倘很难于移动,能够完全的即不很多。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他说“中国人不仅对公共的东西不感兴趣,而且防范不严,便唾手可得,很容易成为偷窃的目标,铺路的石头搬回家去了,城墙上的砖也一块一块的不见了。”林语堂先生更加直白,他说:

  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心系自己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

  正如社团、结社等词,公共精神一词是舶来的,在中国人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这些词的存在,尽管集体活动是有的(节庆、丧葬之类),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政治层面的团体活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尽量不去涉及的。我们的社会政治哲学来自于儒家的“家国同构”、由家即国,即一种建立在家族制度及其扩大的乡属制度之上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家学说是一门入世的学说,它提供给学子的入世途径则是“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又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人治理国家的水平,实际上是从治理家庭的获得和体现的,国只是家的外延。当儒家确立“独尊”地位之后,便成为了知识分子的主修课程,而且变成了影响个人具体生活的主流文化,由这些人、这种文化建立起来的政府,其家族意识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就不难明白在中国的封建朝代之中,皇帝、国家、政府有时是浑然一体的,皇帝对于“江山”的心态,更近似一种“我家后花园”的感情,而这种本质是为家长制的制度模式,相应也将培养出顺从的臣民了。

上一篇:归桐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饥饿游戏3:嘲笑鸟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