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的读后感10篇(2)

  从第十讲到第十五讲是学术规范部分。这一部分侧重于对学术规范的讲述,且事无巨细,大至如何写作一篇博士论文,小到怎样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谈到硕博士论文时,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硕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三年时间充裕,不宜过早选题,应当在专业领域内广泛阅读,扩大专业基础和相关知识。这种学术积累在今后的研究生涯中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谁的积累越多,相应地在将来产出也会更多。而博士阶段就要尽早选题,为完成博士论文作充分的准备。

  除了论文写作外,作者还提到书评和札记的写作,并将之视为学术积累的重要途径。书评写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学术史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可判断一本书的价值。西方的书评制度由来已久。在西方,书评不仅仅是对著作的介绍,更是对一本论著的评判。书评的臧否具有重要意义,著作者们因此对书评极为重视。可以说,书评在西方是构成了学术规范的重要形式。同时,书札的写作也很重要。在学术起步阶段,往往难以写作长篇论文,而书札短小精悍,可将阅读时的所见所想及时记下,这是学术积累的重要方法。

  总而言之,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学术指导书。在此之前,曾读过李剑鸣教授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和修养》、严耕望老先生的《治史三书》。前者高屋建瓴,后者娓娓道来。然而在学术规范的细节上,这两本书都未进行*的探讨。所以本书在学术规范方面为我进行了有益指导。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读后感(六):《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书评(转载from新华书目报)

  □黄涌

  近年来,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尤以学术失范为痼疾,其所折射出的则是学术界所存在的躁进、失衡与逐利的心态。鲁迅先生在《学界的三魂》一文里提到的“学匪”“学官”,隔了八十多年,居然有愈演愈烈之势。无论是2008年某名牌师大教授因一篇批评他学术著作的书评发表而恼羞成怒,进而出口伤人在自己的博客里骂对方为“畜生”的言论;还是去年经由南都发端而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抄袭事件”等,其所反映的正是学术界这种无处不在的“学霸”与“学术暴力”等丑恶现象。

  荣新江先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一书,本着还学术以应有清静为目的,溯本清源,重新倡导学术规范。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副标题所揭示的是一本“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的书,更是一本专门提供给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做研究参考之用的著作,以传授他们基本的学术技能和必要的学术素养。

  在学术大面积滑坡的今天,这样一本著作意在为“学术规范”的形成、遏止学术大规模溃败而尽着自己的一番力。因此,作者念念不忘的是中国学术界需要诞生一本类似于“芝加哥手册”那样的学术写作和编辑手册,以防止学术失范。记得去年南都曝光“抄袭事件”后,当事者在回应媒体时说过一句话,“希望由学术界自己来澄清”。问题是当下的中国学术界又如何能澄清得了?“倒派”和“挺派”在媒体和网络上所造成的一番混战,与其说是学术失范带来的,还不如说是中国学术界自身所酿就成的。在一个没有应有的学术规范标准的学界,到处充斥着的是“学匪”与“学霸”这类的货色。面对着如此的学术界,我们又能说什么呢?而我们的大学更像是苹果厂,加工着各类的研究人才,不断以扩大产量为己任。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当需要什么样的学术人才?学术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对此,荣新江教授有着自己的一番判断。他说:“学术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学者必须洁身自好,自省自律。学术贵在创新……而写出的论文一定要遵守学术规范,这样的文章才具有学术价值和流传价值,也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学者对学术的贡献。”在这里,荣新江教授强调的是作为一个研究者,首先当要立志科研,要吃得起苦而不是奔着谋生而来;然后则应当要接受完整的“学术训练”和遵循应有的“学术规范”。要知道任何失范的学术行为,都会有损于学术自身的尊严。

  荣新江教授讲古代史研究入门,着重引领学生如何进入学术之门,培养他们必备的学术技能。他专门花费大量的篇幅来谈论研究生论文的写作、书评和札记的写作、中英文的翻译等写作规范,甚至巨细到标点符号、注释体例等技术层面上的操作上,而这些无疑都体现着荣新江作为学者所具备的学术良心。因而这不仅是一部可供历史研究者必备的书,凡是立志从事文科研究的人都应人手一册。诚如书评人西闪所说的,荣新江的书是“‘芝加哥手册’中国版的一份草案”。

上一篇:深入剖析Tomcat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温暖的弦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