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五日在平顶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雷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展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着力推动“五大转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2%、税比73.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8.8%。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抓关键稳运行,经济增长取得新成效。建立主要指标“红黄绿”预警机制,综合施策、科学调控,推动经济平稳增长。深化企业服务。坚持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全年累计为大企业解决重大问题89个。为1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派驻了政府联络员,外来投资企业手续办理实现了全程代办制。扩大有效投资。健全推进机制,狠抓项目建设,争取上级项目206个、资金36.2亿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21.4%。强化要素保障。充实六大投资公司资本,总资产比改革前扩大3倍。平发集团获AA+信用评级,我市成为全省第4个拥有AA+投资公司的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新增142.2亿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68.5亿元,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00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供应土地1.06万亩,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实现应保尽保。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降低企业成本58条措施,减免企业税费34.2亿元;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坚定不移调结构转方式,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瞄准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去三改”成效显著。压减30万吨煤炭产能,关停两座低效炼铁高炉,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43个、完成投资146亿元,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中煤电气被评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云平台,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3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智能工厂,2家企业被评为省绿色工厂。工业转型取得突破。中国尼龙城上升为省级战略,尼龙棉纺印染基地纳入全省布局,“1+7”制造业加快发展,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总投资200亿元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纺丝一体化项目签约落地,年产7万吨尼龙6切片、4万吨尼龙66切片等项目建成投产,碳新材料、健康食品、电气装备、视光产品等新兴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7位。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24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初步形成10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5万头优质奶牛、1000万只绿色禽类等养殖产业集群;发展优质生态小麦45万亩、花生40.7万亩、大豆35万亩,形成近2万吨大豆精深加工能力;与正大集团、中民投集团合作的农业项目加快推进;烟草业转型升级综合指标实现全省“四连冠”。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增国家**旅游景区8家,现代物流园、舒山健康养老园区被确定为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电子商务交易额317.9亿元、增长46.8%,网络零售额89.8亿元、增长38.1%,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0.5亿元、增长44.9%。

  (三)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打出新局面。坚持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统筹安排、强力推动,实现良好开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有效。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稳妥处置重点领域和企业风险隐患,农信社不良贷款逐步妥善化解,平顶山银行实现稳健运行。化解问题楼盘255个、占任务量的84%,其中中心城区化解率达95%。非法集资案件加快处置,政府债务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精准脱贫*推进。扎实推进十大工程,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4.3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贷款27.4亿元,完成1.4万户危房改造、1万人易地搬迁安置、382个行政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产业覆盖率达99.4%,4.7万人实现脱贫,叶县有望脱贫摘帽。污染防治强力推进。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突出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35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家企业创建为“绿色企业”,PM10、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分别居全省第7位、第9位、第8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并列全省第1位,获省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数额居全省第2位,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