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技术改造创新。加强工业科技创新型项目培育,鼓励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技术中心、省级新产品、工业精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发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引导作用,争创国家级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备组建安徽省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铝基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富士特铝业、广博机电等技改项目建设,实现技改投资增长10%。组织新品源、相驰车业等1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严格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定完善企业节能考评办法,加强重点企业节能管理,确保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完成省、市下达指标。*开展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力争全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或新型智能设备20台以上,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3家。

  (二)推进项目引领,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保障。强化经济工作项目化意识,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建成一批管长远、增后劲、惠民生的优质项目,筑牢投资增长根基。

  突出重点推进项目。全年安排重点项目203个,总投资82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5亿元。持之以恒推进南部次中心、先进制造业集聚、铝基产业提升、民生改善、新能源产业壮大、棚户区改造、文化旅游开发、综合交通网络、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十大重点工程”。全面启动南部次中心起步区基础设施和档案馆、党校、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补齐资金短板,推进双堆新城村庄搬迁集中安置点和高速出口连接线建设。加快万顺高精铝箔等铝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推进裔衡光电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构建“三重一创”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S101合相路二期、S235濉唐路、“一航两港两闸”,开展G344改建、S237临西路、淮宿蚌城际铁路、三洋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

  科学精准谋划项目。抓住国家实施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着力在城乡建设、乡村振兴、交通水利、新兴产业、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优质项目,争取部分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资金支持范围。围绕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确保投资运行稳中向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创优服务保障项目。完善落实“四督四保”、重大项目“月调度、季观摩、年考核”制度,健全县领导联系推进及分层协调推进机制。依托重大项目电子监管指挥系统,完善台账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挂图作战等多种调度方式,全面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加强用地、资金保障,优化综合施工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狠抓项目开工竣工、建设进度和投资强度,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开放合作,助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强化招商引资生命线意识,提升开放水平,创新招商方式,打造招商引资新高地。力争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13个,利用省外资金180亿元、外资2.7亿美元。

  突出产业园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引领力。围绕打造金鸿盛电气、美信力幕铝箔、英科医疗等“三大产业园”,盯紧上下游配套项目加大招商力度。重点推动天凯光通讯、洪基机械制造项目开工建设,促进南通亚光电子电极箔项目建成投产。围绕铝产业实施“靶向招商”,拓展铝产品范围,增加高端产品,由家用型材、铝板带箔向航空、高铁用复合型材等多种型材并重转变。重点推进美信铝业二期等项目建设。围绕锂电产业进行招商,加快形成珠三角锂电产业集聚区。重点促进瑞邦电池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并购招商”,立足落户企业闲置资源,招引外地实力企业,通过公司合并、参股或组建新公司,助推“僵尸企业”处置。

  打造园区升级版,提高招商引资承载力。强化园区“主战场”意识,结合产业政策新导向、企业发展新需求,高标准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园区,提高建设档次,拉高发展标杆,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和主导产业集聚度,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重点推进国安能源供热、雨污管网改造、路网绿化、公交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濉芜产业园工业标准化厂房、商贸基础设施PPP项目,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增强项目承载力和客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