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是一本由[德国]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读后感(一):2012年的最后惊喜
作为第二次阅读黑塞的著作,此书可谓是2012年的最后惊喜。过程中,仿佛自己也融入到了那个世界。之前在《骚年迈尔斯的海》,《海边的卡夫卡》和安哲的电影中出现过同种经历。赫尔曼黑塞确是位了不起的作家。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读后感(二):思想家与艺术家,理性与感性
“你们的出身是母系的。你们生活在充实之中,富于爱和感受的能力。我们这些崇尚灵智的人,看来尽管常常在指导和支配你们其他人,但生活却不充实,而是很贫乏的。你们的故乡是大地,我们的故乡是思维。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我的是太阳,照耀你的是月亮和星斗……”在书架前默站许久,找到了一本抵得住疲惫的书《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他说,思想家的思维是一种不断的抽象,不断地脱离感官,努力建立一个纯精神的世界。而艺术家则是把最无常的、最易逝的事物铭刻在心上,并恰好在无常中揭示出世界的意义;不是避而不看无常的事物,而是投身到它中间去;以至诚之心,将无常变成可以与永恒相比拟的东西。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读后感(三):如果没有母亲,该如何奔赴死亡。
1.歌尔德蒙说没人懂艺术家的时候,我频频点头。每每我读完一本好书,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无力感,面对着自己又在这世界上失去了接受崭新共鸣的现实,真是打心底悲哀。再遇到这类书不知道又会在多少本书以后了。(然而我并没有创造出来什么,即使创造出来,那也只是心里一个模糊的影像,并不能为世人所感知)
2.两周稍有些艰难的过程里,(因为歌尔德蒙是我所有认识的人物里最有强烈共鸣感的人,上一个人物还是考尔菲德),常常给歌尔德蒙予以重创的,也是使我感到颤抖的事物。我常常停下来**,意识到今天已经不能再读出下一个字。
3.我曾经努力抛开这本书带给我的打击继而去思考一些好玩的事情。比如歌尔德蒙有了朋友圈以后会怎样,或许他会发“今天遇到的女孩叫塞丽,我真喜欢她美好又**的**!”他一定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虽然同样通往艺术,但是道路是不同的。他大俗,继而才在大俗里获得了大雅。
4.我原以为看到这样一个人物的死亡会使我难过。但是我没有,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他确实没完成他要雕刻心中所想的夏娃形象的理想,但是作为主人公的他已经没什么怨言,我们观众之流更是不会对此产生异议。
以上。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读后感(四):艺术家或者思想家,我不知道要如何选择
这本书真的非常值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看。我现在22岁,要读研了,心中自以为有了想要过的生活的样子,可却还是低估了人心的复杂。我其实很矛盾,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纳尔奇斯,安安稳稳地做学问,追求心理的宁静,过一种外人看来体面的生活。这基本就是我前两年的追求目标,现在我如愿地保研了,貌似毕业以后就能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但这个时候心里却充满了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纳尔奇斯说:“我并不是永远宁静和通达,很多时候我的不宁静和内心的**没有办法表现出来,因为我不是那种愿意把自己暴露出来的人”。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是纳尔奇斯,很多人甚至不如他。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是母系人还是父系人,到底是应该像艺术家一样去看这个世界,还是像思想家一样生活在“修道院”里。很多人想都没有想就选择了后者,觉得做人就是应该追求一种安稳、宁静和体面,最后发现自己过得不快乐。所以,有些人突然说:“我要去看这个世界”,我也不例外,但是歌尔德蒙的生活和他内心的孤独真的是我们能承受的吗?做一个流浪汉是自由的,但是这个自由实在是太多变了,也许你能像大冰一样和一群流浪歌手过共产主义的生活,也许第二天当你们在雪山脚下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在争夺食物时不小心杀死了同伴。歌尔德蒙看过太多美景,看过太多死亡,体验过不同的爱情,心里却还是无法满足,这个感受会变成一种欲望,无休止地扩张吗?当纳尔奇斯和歌尔德蒙几十年后再次相遇后,两个人还相互羡慕着对象,一个有纯真的天性,一个宁静智慧,但是讽刺的是他们俩都觉得自己不是对象心中所想的那样,那么谁能告诉我到底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上一篇:《中国文学场》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大败局Ⅰ》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