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10篇

  《艺术品如何定价》是一本由(荷兰)奥拉夫·维尔苏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一):画廊的前厅和后厅

  买家卖家艺术家各路人马的角色和行为。定价过程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画廊: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分布集中,不在核心商业区。都有前厅和后厅。前厅装饰极简主义,低调的奢华感,没有商业性,没有收银台和支付设备,没有明码标价,老板也不开口谈价格,只说价格还没定。后厅是商业元素,有会议室,舒适座椅,大办公桌,画册,电脑,传真机,复印机。艺术品交易不是纯粹的金钱买卖。

  画廊交易:分一级市场(新作)和二级市场(交易过的)。画廊老板是当代艺术品的发现者,二级市场交易多了不好。日常工作是和艺术界人士讨论,艺术鉴赏家和评论家,积极推动和引导评论家的评价,让博物馆策展人把作品展览,宣传造势,但不轻易卖掉,而是甄选买家,买家会永远珍藏而不是再次交易反复买卖,所以乐意卖给博物馆,会增值。当支助一个艺术家时,支助者也就加入了艺术品的创作。做一个艺术保护人,不直接买下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合作,制定长期推广发展计划,收入款项妥善分配。

  《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二):#2018·阅读记#52《艺术品如何定价:价格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象征意义》?

  

金钱的语言, 在根本上并非一种普适性的语言, 因为市场中的不同圈子, 对金钱表示的价格的意义理解完全不同。 艺术的价值并不是艺术作品本身固有的。 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是由“符号资本家”们共同打造的, 是由评论 家,美术馆、艺术品交易者和观众们, 通过互利互助的社会网络不断共同生产出来。 价格本身在艺术作品意义构成中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它不仅赋予艺术家和作品以意义和声望, 甚至还参与重构了当代艺术。 当艺术与商业相遇, 它们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 两者会形成张力,又巧妙地共存。 归根结底, 艺术品定价过程其实是在处理各种关系, 这个关系处理好了, 艺术品也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价格。 为一件艺术品找到合适的价格, 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花了两天翻完这本书, 这本书属于艺术社会学和经济学类书籍, 这种主题书籍国内很少翻译, 因为并不好卖, 这本书让我扫盲了对现代艺术品运营的基本架构, 对这一行业的国际运营模式有了一个大概理解。 书的内容很小众, 也有点意思, 但它并不是那么好阅读, 因为作者毕竟还是在用经济的眼光分析这个古老而主观的行业, 所以有大量数据专业表诉。 so 不是对这块认知特别有兴趣, 不推荐阅读, 因为它就是超级专业的一篇博士论文

  《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三):部分结论摘录

商品化和艺术品的关系

  艺术市场研究的“一元论”方法的结果是,一旦你揭开它的文化外衣,艺术市场就是一个普通的市场,在其中,理性、自利、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对经济刺激做出反应。与之完全相反,“对立论”的支持者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市场对艺术的影响,他们质疑艺术品商人的诚实,害怕商品化对艺术造成不利影响。无论“对立论”和“一元论”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它们在本质上都忽略了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如果“对立论”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商品化是一个污染艺术的过程,而“一元论”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商品化是一个中性的过程,不用过分关注,我的实证研究则认为,关键问题不是艺术品是否被商品化了,而是它们如何被商品化的。

收藏动机

  在美国,以正确的动机购,买作品的收藏者最理想的情况是将(一部分)藏品捐赠给博物馆,或者,在很少的情况下,出资成立一个自己的博物馆。这种捐赠和把藏品直接出售给博物馆一样有吸引力,因为这提高了艺术家全部作品的声誉和地位,同样也提高了画廊自身的地位。确实,对于艺术家和收藏家来说,他们设法直接或间接卖给博物馆的作品数量是他们圈内地位的来源。另一个令画廊对收藏家捐赠作品给博物馆感到高兴的理由是,一旦成为博物馆藏品的一部分,艺术品就会成为“终端商品”,除非博物馆决定出售其藏品一这种情况极少发生,该作品就永远不会再进入商品状态。

上一篇:《茶花女》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苏醒》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