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兰自传》的读后感10篇(2)

  综上,黄应该是被多人正面评价的,包括吴德峰本人,这是大是大非。

  至于吴德峰的后人,可能因为私人关系因素,有点吹毛求疵了,毕竟很多事情当事人都不在了,小事小非没人再去苛责一位大是大非上没问题的党员了。估计是上海系的潘汉年/黄的名气压过了其他地方,让人不平了。

  关键,这本书也是中央党史办审过的,可以核实的部分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能核实的部分,作为吴德峰的后辈,通过自己口述当年长辈的直言片语,有些不尊重人了。

  《黄慕兰自传》读后感(五):除了秋瑾,你还应该知道的一位革命“间谍”

  除了秋瑾,你还应该知道的一位革命“间谍”

  惊闻救过周恩来、关向应的美女“间谍”黄慕兰,惊觉一个活着的历史已渐渐离我们远去。

  祖父曾说黄慕兰生不愿来,死不愿去(母亲生下来三天三夜),能够健康长寿,祖父一语成籖,黄慕兰享年110岁。这一生活成了一个传奇。

  纵观历史

  1907年生于湖南浏阳北门黄氏祠。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

  1923年参加包办完婚。

  1926年加入共青团。

  1927年宣布与宛希俨登报结婚。

  1929春,与中央委员贺昌结婚。

  1931年为营救中央候补关向应委员,中央军委关向应,巧获向忠发叛变消息,避免了党的的灾难性损失。

  1935年与陈志皋结婚。

  1995年,荣获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章。

  一生历经四次婚姻,一直为女权而奋斗,在包办婚姻里,公子哥好赌,随意打丫鬟,不求上进而她积极为妇女事业而奋斗,随即脱离婚姻关系。

  1927年一个是“皇后”一个是“皇帝”黄慕兰与宛希俨相知相恋,并结婚,两人天作之合。

  只可惜宛希俨26岁便永远埋在了他乡故土。

  1929年与贺昌结婚,生子,并之后同回上海,料理事物,齐漱石曾暗讽,如今在中央当秘书,有攀上了高枝。我更倾向相信两人志同道合,感情自然而然生出来,然而贺昌也是英雄早逝。

  1935年为营救中央候补委员关向应,与陈志皋结婚。陈志皋,源出渤海陈氏,世居海宁盐官镇,其父陈其寿是清朝二品大员。此后陪伴短暂十几年的时间。在结婚之前,成为“上海名媛”,周旋于社会各基层中,为地下党工作作出了努力。

  1985年,由沪去广州,拟于志皋相见未果。突然有一股无限悲凉。

  一生历经动荡,坎坷不屈,如果说秋瑾是带领女权英勇前行的先驱,那么黄慕兰就如平静暗涌的深流,带领你走向女权的光明之路。

  一缕幽香,万般情意,沁入柔肠千结。回忆北伐扬鞭,年少风光卓绝。壮志豪情报国心,如荼火热。抛家出走忘朝夕,挥剑誓除荆棘。世间事,自多曲折。肝胆照,同仇巾帼。救死扶伤,神驰先烈。强敌崩溃,人民欢悦。又谁料风波再涉,感明镜,鉴我无私,还我本来清白。我想只有黄慕兰题词更能概括这波澜壮阔一生。

  为了女权,斗争不息

  为了革命,奋斗不止。

  为了新中国,策马奔腾。

  生于晚清,长于民国,拔萃于革命,效力于新中国,逝世于斯,将漫长的110年终结于此。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黄慕兰自传》读后感(六):严肃地书写历史

  严肃地书写历史

  ----为《北京晚报》纠错

  《北京晚报》辟有老照片专版,刊登一些上个世纪的旧照片,并配有文字说明。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也受到读者欢迎。但说明文字必须是真实的历史,特别是有关伟人的重大事件,不能有一点差错,更不能有一点虚构。今天(7月14日)老照片的说明文字就存在严重失误。

  今天刊登的是红色“女谍”黄慕兰1938年的的照片,说明文字的大标题是《助周恩来反击“伍豪脱党”谣言》。这标题很吸引人,可惜说的不是那么回事。

  文章提要说黄慕兰是“最先向周恩来献策反击‘脱党’谣言”。第一部分小标题是《有何妙法帮我辟谣》。介绍周恩来1931年12月离开上海,来到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就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1932年2月16日上海《时报》等报纸登出一则《伍豪等声明脱离共党的启事》。接下来是这样写的:

  “当时,周恩来通过潘汉年找到黄慕兰,说:‘自从顾

  顺章叛变后,敌人在四处造谣,说我已经叛变自首了。你能

上一篇:时间管理幸福学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悟空传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