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良民的读后感10篇(3)

  民变多或少,可看社会好不好

  所谓城市民变,按照巫仁恕的定义,指的是“发生在城市,与城市居民有关,而且是在城市的环境中塑造出来的群众集体行动”。其一般为突发,集结快、时间短、规模小、影响区域有限,和发生于农村的大型农民起义有所不同。民变在明以前的中国很少发生,直到明清时期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和明清时期中国城市的跳跃性发展有关。这一时期城市的规模日渐扩大,新兴市镇接连出现,工商业兴盛,商品经济繁荣,从而使城市成为大量人口的聚集处。人口众多,便产生多元化的社会结构,社团、会馆、行业组织等逐渐壮大,旧有的等级观念和身份观念逐渐瓦解,给民众集结提供了组织基础。印刷业和出版业的兴盛,亦为民变的组织、宣传提供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巫仁恕的归纳中可以看到,城市民众被激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粮食暴动、手工业工人罢工、反对地方官、反对政府的财税政策、阶层冲突、社群冲突和科场士变等。其参与者并非都是具有“天然革命性”的赤贫阶层和手工业者,而是带有极大的普遍性。民变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既可以是有功名的士绅,也可能是工商业主、城市平民、农民、军人、豪强和地痞流氓等。不同人群参与民变的动机不同,士绅生员可能因为明清时期科举之途拥堵,上升渠道日渐狭窄,逐渐助长其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使其放下身段去领导或参加集体行动。商人可能是被迫参与,大多由于害怕殃及自身而参加罢市。其中亦可能有少数趁火打劫的无赖游民,往往煽风点火,将民变引向更加激化的境地。

  但是,受倾向儒家文化熏陶,民众若非真正失去活路,一般都不会起而斗争。因此,尽管参加者可能各有目的,但大多是因为其个人的切身利益受到政府和不法商人的损害。比如粮食暴动,多半因为粮价飞涨,商人囤货居奇,引起广泛不满。民众希望能有一个公平的交易秩序,若无法得到便会起而抗争。

  很难说这些行为体现出民众的革命性和抗争性,也不能说这代表着市民社会初具雏形,但却可以从良民激变的频率中看到一个时代的统治状况。如果一个健康、开放的社会,政治清明,意见流动的渠道畅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沟通畅快,各种矛盾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则很少会有类似于民变的激化事件发生。虽然,巫仁恕并未就这一点明确得出结论,但可以知道,排除统治者压制的因素,一个社会民变的多少,对检验这个社会统治效果而言,起到晴雨表的作用。

  反贪官,不反皇帝

  民变一般为突发事件,因此在通讯不发达的传统社会,要在短时间内组织起大量民众,无疑需要种种宣传策略。根据巫仁恕的研究,类似于早期工人组织的“团行”以及各类社团、公馆、会所之类的组织扮演了重要角色,各种同乡、同学、同族和师徒等横向或纵向关系,使得快速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而他们一般通过揭帖、口口相传、编造诗文戏剧等方式进行宣传。近代以来城隍庙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为民变的发生提供了动员的最佳场所。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后世,在清末各式暴动或抵制外货的运动中都可以看到相似情形。不同的是,近代以来,报纸、网络等传媒的出现,使宣传和动员过程呈现出前人不敢想象的便捷。集体行动也越来越带有理性的色彩,较少引起严重混乱,多半采取文明抵制或和平反对的方式。

  但是,诚如巫仁恕所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集体行动的参与者都以解决问题为最终追求,不以推翻现政权为目的,因此相对带有一定的温和性。这也和明清政府一直以来支持城市发展,灾荒之年城市居民大都可以得到救济,城市居民的生活不如农村那样困苦有关。所以,用巫仁恕的话讲,民变一般都是“反贪官,不反皇帝”。民众和统治阶层带有一定的“共栖性”,一般民众仍认为政府有保障民众生活幸福、安定的责任,因此行动只是在体制内对政府督促责备,而不是全盘否定。大多数民变在此问题上都保留着明显的底线,很少看见对统治权威构成直接的挑战。

  书中事例表明,民变的参与者大多都会标榜其政治合法性。如儒生领导的科场士变,往往会搬出孔圣人的塑像或木主,作为护身符来游街或抗议,一般抗议政治不公的民变,也会打出民间传说中公正无私的阴间行政官城隍的旗号。这固然体现出弱势群体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确实无他物可以凭借,只能依靠虚拟的神灵或教义,希望可以起到支持、鼓励自己行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了这样连政府官员也可能忌惮的权威护身,最后当事人必然可以从轻受到处罚甚至免于惩治,为自己赢得了一定的政治安全。无需巫仁恕言明,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灵活的斗争策略,亦是一种民间的智慧,能够古今通用。

上一篇:《西绪福斯神话》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生物中心主义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