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圣伯多禄的路上的读后感10篇(5)

  五

  在谈到风格时,歌德说,一个写作者如果“不仅可以在现象的选择上面显出自己的趣味,而且还会由于表现出各种特殊的质的确切性而引起我们的惊讶,并使我们受到教益。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他已经形成了风格”。

  在现象选择上,吴文君“丢掉热门的为人们所在意的东西,而去拣起冷僻的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试图揭示它们的本来面目”;在内容上,则期望*探求事物的确切性,“写一点我所身处的世界,我所身处的环境,那些通常总是被掩盖着的事,那些曾让人呕心、身心破裂的事,那些最终让人感觉到些许温暖的事”;在形式上,她一直在做减法,“一点点去掉积习,去掉涩气,去掉成见,去掉不必要的词汇,力求简单,简洁”;这样的写作也让阅读者获得了教益,跟随作者“从非永恒的事物中找到永恒的事物”,从而“向着高处不断改变自己”。是不是可以说,吴文君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2012年一次访谈中,吴文君自问:“网络媒体影视发达的今天,现今的小说家是否应该涉及新闻记者无法涉及的东西——想象人们不希望被发现的那些生活,并真实地写下那些生活呢?”写下的东西本身,就是回答——吴文君部分想象出了人们不希望被发现的那些生活,包括生活的阴面和阳面,人心的荒芜和暖意,并真实地写了下来。剩下的问题或许是,这样一个风格逐渐形成,并一直向高处改变着自己的写作者,是否可以试着更加放开自己的手脚,发现更多属于事实的暖色,在作品里安放更广大的人间世呢?

  《去圣伯多禄的路上》读后感(五):隐秘的火焰——吴文君的抒情小说

  转载自于《山花》(A版)2013年第4期 文/李德南

  春节期间,在走访亲友的间隙,陆续读了吴文君的《银灯笼》、《在后海爱上马丁》等小说。那时四周的世界,自然还都是热闹、喧嚣的,吴文君的小说,却令人别有一番心境。对于向来不喜热闹、又不得不辗转于各种场合的我而言,她的文字,成了一种提醒,让人逐渐凝神,回归平静。

  吴文君的作品本身,便是安静而温婉的。她的小说,往往用诗一般唯美凝练的语言写成,少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常对当下复杂而尖锐的现实问题作再现或回应。一字一句,一章一节地读过去,并无扑面而来的**力。一旦读完,放下,又觉得,那经由文字幻化而成的世界仍在心里,甚至人物的体温和气息,亦一一俱在,可感可触。涉及生命的黑暗面时,吴文君的笔触常常是节制的,带有“一点光亮,一丝轻灵。”似乎总有一股隐秘的火焰,埋藏在字里行间,供有心人去发现,去领会。

  一、个人及其生命世界

  吴文君早期的作品,像《坐在尘埃之上》、《阳光穿窗而过》、《六月歌声》等等,都很少写人物外在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也不涉及历史的动荡与诡异等宏大命题。她小说里的人物,当然也有各种的现实困境,但吴文君往往用很小的篇幅稍作交待,便一跃跳进玄虚而自由的意识领域。她更在意的,是如何恰切地打量个人的生命世界,探究进入人物心魂的路径,细细地写出诸般情绪的幽微转折。

  《坐在尘埃之上》的体式,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它们都通过外来者的陈述,事先揭出文本的虚构性质,接着用书信或日记等最具抒情性的形式引出故事主角“我”,借助“我”的内心独白来成就整篇小说。《坐在尘埃之上》的主角叫莲,小说的主体便是莲的155封信。“我大概是自闭的人,许多时候,我喜欢幻想,再怀疑幻想。不要试图拉我,你不能。没有人能。”这是莲第一封信的全部内容,文字简单,却有力,瞬间便把“我”与读者的距离拉开了。孤独,是莲个人生命最重要的关键词。她小时候得过脑膜炎,听力受损,备受嘲笑。长大后有了婚姻,家庭,孩子,但也并没有得到所想要的爱,意义依然空缺。莲也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始终无法积攒起足够的力量。她终归是选择了一路后撤,撤回个人的内心,靠绘画和写作,靠阅读和倾诉,来完成自我认知,确立个人生命的坐标。不想各种可见或不可见的障碍,骨子里的绝望,还是打败了她。

  吴文君后来提及,这小说里有些个人的体验。也可以说,它充满了捷克汉学家普实克所说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色彩:“这两个词强调的是创作者的艺术个性以及对于艺术家个人生活的专注。在艺术创造时,艺术家总是寻找一切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同情或憎恨;一件艺术品甚至可以为艺术家提供表达、展示或发现生活中受到一定压抑或没有充分表现的那部分个性的机会。因此,一般来说,艺术作品不是客观现实的真实记录,而是作者个人内心生活的反映,作者在作品中描绘或分析自己的感受、情绪、想象甚至梦幻,因此,作品越来越接近一种独白,呈现出作者性格和生活的不同侧面,特别是较为阴暗、隐晦的侧面。”其实很多作家在刚开始写作时,都会本能地有这种面向自我、不断向内挖掘的倾向,甚至会把写作视为个人的精神自传。这对于吴文君来说,却完全是自觉的,也一以贯之。迄今为止,她已经发表了四十多部中短篇小说,算得上是一个有经验的小说家了。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她却依旧坚持认为,“小说本就是主观产物,每个人的写作都带有自己的生命体验,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经验。”

上一篇:左先生,向右转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科学的边角余料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