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童年读后感精选10篇(5)

  另一种不足来自我自己,我从未在农村生活过,是个不折不扣的城里人。对农业的一切,只是隔岸观火。当然,也可美其名为客观,但总掩不住未曾艰辛经历的美化倾向。犹幸我的长辈仍与农村有一点渊源,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对穷苦的逃避和物力的爱惜,既矛盾,又鲜活地在我的城市生命中加入一点点农村气味。虽然这点气味少得几乎无法探测,但已经使我比更小十岁以上的新一批城市人为“古老”,可以同时用古老和现代的眼光去看中国旧世界,怀着同情。

  这本小书不是完整、面面俱到的童年生活纪录。材料以自传、回忆录为主。几年来所看的回忆类文章虽不下一百,但漏去的仍有很多。这里所写的,可说是在拾众位自传传主的余慧,得鱼或可忘筌,我自以为这些余慧蕴藏着宝藏,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同时这也不是一本学术书,请读者不要以学术书的眼光去看。为了保留原文的味道,我时常整段抄引。有时夹引夹述,为求读起来连贯畅快,往往不按引文格式要求。

  断续以工余时间写了五六年,自知缺失很多,往往有放弃的念头。偶然读鲁迅在《我们是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的话:“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过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不啻醍醐灌顶。勉力支撑,只希望这浅陋的小书能梳理一些材料,提供一点闲暇翻读的文字。

  至于本文题目告别二字,虽我说早已想好,但《告别革命》一书出版在前,纵使自我解嘲,称为英雄所见,总不免袭用之嫌。然而,这两个字如此贴切中国的转变,我还是不顾一切用上了。

  《再见童年》读后感(七):代序——感受的历史 陈万雄

  读过作者的原稿,我很愿意写这篇序。无论作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者还是作为时代的体验者,对于本书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感受。

  不用说上一辈人,即使是我们这一代,在短短的四十年间,就目睹和体验了香港社会的急剧变化。五六十年代仍然是小商业加小农业的社会,即在六十年代的后期,新界地区依旧可见稻田牧歌的景象。到了七八十年代,是全面的工业化带动下迈进了现代化的年代。现今,我们吹起的是要进入超工业的资讯时代的法螺。十年人事几番新,每个十多年则是一个年代的发展,历史的步伐何其急促!这种速度的发展,从中国或世界的范围看,历史上是少有的。香港这样子的变化,原是整个中国变化的一个缩影。急促的发展,固然容易使我们觉得日新月异,感受到时代飞跃的进步;同时,一波接一波、一浪随一浪的**,却不能不令我们产生不能自已的迷惘。我们确实要有站住脚跟作点省察和回顾的时候。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惹争议的人物,但是李鸿章首先指出了十九世纪后半的中国,遭逢了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从十九世纪末到整个二十世纪的一百多年,中国变化之速之巨,在历史上真是无与伦比。只要回顾一下近代中国历史的演变,大的事变一个扣一个,时期的转换一幕接一幕,波诡云谲、惊涛骇浪和波澜壮阔,令人目不暇给。近几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中外都是显学,各种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以至人物史的著作,真可以用汗牛充栋去形容。通过众多的不同的学术著作,可以让我们对近百年中国在理性和理论上有所省察和回顾。

  但是理性和理论的认识中国近代史,正如我们站在岸上,看着江河的滚滚、大海的滔滔,但是我们却无从体会到滚滚与滔滔之下的水流的脉动。除非我们跳下去,泅泳一下,这样我们才会身受心感。要真正洞悉历史,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体悟是同样重要的。现今所见绝大部分的人物史、事件史、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著作,写出的只是历史发展的骨骼,如同我们站在岸上,看着的只是河海表面的波涛汹涌;至于风俗的移易、生活情态的变迁、生命情调的转换等等内容,如同河海水流的脉动,才是历史发展的血肉。一般地说,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著作,使人能理性和理论地认识的多,而感性体悟的少。缺少体悟,就无法贴近历史的脉动,不贴近历史的脉动,对历史的理性认识也不会完全真切,对一般不是历史专业的读者尤其如此。何况,真正能让人理性和理论地认识历史的优秀史著,往往奠基于对历史有真切的感受和及身的体悟。古代司马迁的《史记》、顾炎武的《日知录》,近代钱穆的《国史大纲》、陈寅恪的《隋唐政治渊源略论稿》,以至新近大行其道的黄仁宇的大历史,都是作者观照现实历史而写成的,是一种历史感受与客观研究相结合的著作,所以会动人。

上一篇:《最后一只猫》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一个APP的诞生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