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随笔选》读后感精选10篇

  《张枣随笔选》是一本由张枣 著 / 颜炼军 编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81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枣随笔选》读后感(一):午后谈诗

  刚才看书,一位德国的女汉学家写到:“德国的特产—森林散步”。如果相应地说,那俄罗斯的特产—庄园散步。俄罗斯森林太过广袤幽深,如果说在俄罗斯森林散步,词语体现的意向是:“无人区深沼幽深雪脚印百鸟厚厚的落叶黄阴影”。可在德国散步会让人想到“哲学家思考林中路”之类的意向。我觉得意向很有意思,而且不同的人对一个词的意向感受一致性很强,就比如我刚才说的意向是我感受到的,你感受到的可能跟我很一致。这是诗学中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有的词天生带有色彩和丰富的意向。就比如只是俄罗斯这三个字一经写出你脑海里就会突然展现各种场景关于那里的气候 女人生活风俗政治战火,偷偷藏在这个词后面。其他一些简单的词,也有意向,只是我们没有发觉。比如,雨伞,桃,抽屉,都带有诗意,诗意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埋没在繁琐的生活中。那么一首诗就好比一对儿灵巧的手指,把这一个个耐人寻味的诗意从杂物中轻轻拈了出来,灰尘剥落,旧物也焕新了。

  文学体裁这么多种,有时候很难说孰高孰低。我在这里只想谈谈诗之于文学和母语的作用之一二。语言或者说词汇,甚至于最基础的词汇,大都具有诗性,正如上一段所说,蒙了灰,隐藏起来了。诗对于民族语言本身的启发和焕新作用是其他文学体裁难以企及的。从中学开始读诗,只觉得它特别,可我不知道它哪里特别。今天想通了它的特别,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张枣随笔选》,书中不乏许多诗学理论知识,给我很多启发。由于心中一直有关于诗的种种困惑,所以读起来并不枯燥。还剩一点点看完,但我的困惑基本已找到答案(关于这本书的思考,等全部读完再写出来)。

  一个故事,用英语德语法语俄语任何语言,都可以把这个故事大意转述出来。如果源出语是英语,这个故事是英文文学经典,那么翻译成其他语言,只要翻译得负责到位,它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还是一本经典。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在翻译过程中对母语文学的伤害较少,损耗较低。而翻译一首诗,带给原文语言的伤害很有可能是致命的。诗是诗意的集合,诗意的理解,只在母语里行得通。每一种语言,即一种思维方式,对于颜色意向的理解都是千差万别,还如何翻译诗—这一意向的集合呢。早些年中国诗人对于叶芝的诗作评价颇低,也是有这个原因,译者水平高不高只是原因之一,诗本身就有不可译性。当你把“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译成其他语言,不觉得诗意轰然倒塌,心中无比惋惜痛苦吗。尤其是学了两门外语,接触过外文诗作之后,梗觉得诗是一个民族的怀中之物,其美妙之绝伦,拿出来说,与别人说,尚不能言十之一二。很多俄文诗,译成中文,已经译得很好了,用了最地道的中文,最优美的词藻,还押了韵。可当我再读俄语诗原文的时候,觉得中文译本,不过是篇优美的散文(因为没有诗意和意向),而俄文的才是诗。并非比较不同民族语言的高低,只是举例说明,诗意不可译。

  综上,于我而言,诗的特别之处,一是对于母语诗意的启发作用,让我发现词汇和以这些词汇命名的事物的丰富意向。在外来词汇泛滥的今天,它一定程度上,守护着伟大的母语本身,和母语的诗意(有时候不能把承载历史,鞭笞社会制度等等作用强加在诗身上,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护母语本身,其他作用要放在第二位。)二是由于母语意向的不可译,诗也具有不可译性(正因如此,很多掌握外语的诗人不愿意译诗)。

  略抒拙见,见谅!

  《张枣随笔选》读后感(二):卓然的理性与卓然的感性

  1. 高度自觉的诗人 不能免俗,惊艳了的第一句是“每当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然而读完《张枣的诗》,偶有领会,大部分迷茫。对于希望凡事问个“why"的人实在难以容忍,就入手了这本书和《亲爱的张枣》。 很惊讶,这是个逻辑和理论深刻,并在这种理性的引导下以完全的自觉来进行创作的诗人,“我觉得自己的写作基本上是一次有计划的活动”。也由此,非常的自信。按照张枣的说法,他在创作伊始便找到了自己的诗歌理想:“我特别想写出一种非常感官,又非常沉思的诗。”并且,始终认为这种理想是正确的。这种自信实在是一种幸福。 张枣认为诗是不能犯错的,看似毫无道理可言的诗句之间,有着科学般的精准。他回忆自己和柏桦之间存在一种透彻的可怕的相互理解。似乎是一个一般人够不到的境界,阅读时会想象,如果能达及那种境界,想必能体会一种难得的趣味。张枣本身是非常精英主义的。 2. 所谓现代诗歌是对矛盾主体的审美 张枣认为诗歌的现代性,在于对二元论的突破,由此带来对矛盾、甚至是恶的主体的审美。 这让我联想到不同艺术形式中的作品:作为音乐剧的《伊丽莎白》和《莫扎特》,作为绘画的爱德华霍普的作品——只是因为是我所熟悉的作品,所以有感慨。题外,一本好书就像一张网,它为你的经验重新梳理脉络,让意义显现,从模糊的感受里析出思想结晶。 《伊丽莎白》和《莫扎特》描绘的都是历史人物。两个人物都是闪光的,但却也充满了矛盾和阴影。伊丽莎白不是电影里的茜茜公主,她始终追求自由却遁入空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却弃之不顾,与皇帝因天真而相识,最后却如同黑夜航船苍茫错过。而Mozart固然才华满溢,追求自由,却也贪玩好赌,对姐姐散漫自私。作者带着审美意识来观看在这种矛盾,超越道德审判。 爱德华霍普的作品,中文世界的画评一般会说道他反映了美国城市生活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并往往还原到美国刚刚卷入二战之中的社会心理。然而这种评论不是真正艺术的评论,因为它止步于反映论,止步于“恶”,而没有相信欣赏者的感官:观看者难道不是从中体察到一种审美的快慰吗?这是超越时代而永恒的享受。那么寂寞,但是在凝结的空气之中,有一种悠长的宁静,或者浮动一种隐秘的激动。艺术价值在于这种单纯的审美之中,而不是任何的批判或者揭示。 3. 诗歌本体论 张枣认为,诗歌只能从诗歌本身来判断。也就是说语言具有本体意义,是唯一可能存在的世界。语言不能指向物,因为二者之间并不能形成逻辑关系。 这本书里张枣翻译了荣格的《论诗人》,或许是他这种看法的来源,或者只是因为这支持了他的想法。荣格的这篇短文,把诗人的艺术创造力视作一种具有独立的自由意志、高于个人生活之上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神秘冲动。其理论目的是对抗弗洛伊德将艺术冲动还原到个人的精神结构和欲望结构的归因之中。而对于张枣来说,荣格的说法支持了他诗歌只能在诗歌之内进行阐释的文学评论观点。不能用社会历史、也不能用诗人的生活本身来解释。这个观点解放了文学评论,于是文学评论可以有其独立的存在性而不必依附于一种考据的、还原到历史的只有一种标准答案的思路中去。从而文学评论是自由的,唯一的限制是它面对的文本。 这和电影评论者戴锦华的想法也是类似的,她认为电影评论有其独立价值,只要是面对电影文本,逻辑自洽,便有其自由空间,没有哪种评论是对的,或者错的。 4. 卓然的感性和卓然的理性 德国的哲学之昌盛,诗歌之繁荣,居然能够并行。一个是极理性,一个是极感性。而二者的统一能在一个中国诗人身上看到,几乎是一种奇迹。

上一篇:《Bad Blood》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人性的证明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