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社会氛围相对宽松,学术研究和争鸣有了环境,知识人重新受到民众的关注和追逐。具有“先锋”色彩的文学创作和美术、音乐作品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精英知识分子群体早年的研究开始出成果,并且试图通过出版影响社会思想的流向,这期间产生了以汤一介、乐黛云、庞朴、李泽厚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书院”编委会,以金观涛等为代表的《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以甘阳、王炎、赵越胜、周国平等人为代表的《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会,三大文化团体及其著、译作的出现,被认为是八十年代文化热走向辉煌的标志。从年龄结构上说,这些代表人物分属三个年龄段,涵盖了这一时期活跃在思想界的主要知识人。从形制上说,这些都是松散的思想群体,思想分歧和冲突不仅仅反映在相互之间,也经常出现在群体内部。客观地说,三大文化群体通过传播和出版,在当年确实重现了中、西文化在当时中国的“体用之争”。这场争论注定不会有结论性的东西出来,但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学术积累和思想财富,深刻地影响了后世。
金观涛对八十年代的基本评价很高,把它看做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二次启蒙运动,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提并论。虽然依旧没有完成,但是这场民间、半民间的启蒙运动,正好与体制内的思想解放运动相呼应,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当然也有不同看法。陈丹青并不认为当年出国是错过了一场中国现代的文艺复兴,他认为八十年代是暴病初愈,国家民族半醒过来,文化圈恢复一点点残破走样的记忆,如此而已。当时知识分子与社会的关系、那种影响力不可能作为一种常态保留下来,而且也讨厌那种文艺创作中的文化激进主义。但是他同时又对那个年代不无怀念,八十年代可爱的一面:那种**,那种反叛意识、热诚、信念、天真……今天荡然无存。他说,“我曾经嘲笑的东西忽然没有了。生活的动机变得非常单面、功利。”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八十年代情结”,但是“八十年代”的一切,——不管时过境迁人们如何评价这种启蒙,每过几年就值得复述一遍,因为“以后不再会有那样的青年”,它是一道分水岭,这之后是一望无际的寂静。
2011-9-7
《我与八十年代》读后感(五):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生气淋漓
在序中,作者效仿陈平原对五四的形容:“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生气淋漓”,概括了80年代。对80年代有各种莫名的好奇,之前是怀揣太多浪漫情怀去想80年代,理想主义的青春太有打破沉闷生活的吸引力吧,现在幻想部分相对缓解,知识性探求有长。查建英的那本,看得久了好像都忘了(不记笔记怎么行!),老六那个《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看得趣味性强一些,啼笑皆有。这本书,对当年风云人物的思想了解得多了一些,他们从文革中走出来,跨入到80年代,又经历了90年代,前因后果的过程多一些,思想的变与不变也得以有个比较。
有点觉得此书也许更适合是改革开放纪念系列访谈,前几位都是生于二十、三十年代的人,深感文革的摧残破坏,于是彻底否定的是文革,基本肯定的是改革,感慨得以驱除文革余孽,谈当年自己的影响以及在80年代之中的作为。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也势必存在,大部分都很自觉认可自己当年启蒙者的身份。很多东西,我觉得评价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所有人都怀揣的是一份对国家的热忱,只是在取向上选了不同的路径,孰对孰错,谁更透彻一些,谁更愚蠢一些,也许后来人能看得更清楚,但身处彼时彼地乃至此时此地,又有各自的历史前因,个人的局限性在所难免。不管怎么说,那种满怀理想主义的热情以及满心探讨思想的氛围,永远都值得向往吧。WJ应该可以对这里面很多人发出条缕清晰的批驳。。。还有,好像还是民国时期大师们的故事读来更有气魄似的。。。
以下是书摘而已。
王元化,20年代生人,80年代主编《新启蒙》丛刊,被称为“新启蒙派”,参与写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的要害,是对人道主义有明确的肯定,对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异化”问题的表述有充分的正确的阐述,实质上是承认和肯定共同人性。引发1983年“清楚精神污染运动”,在Huyaobang干预下,只持续了28天。
上一篇:《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念及她名》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