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尽头 下卷读后感精选10篇

  《大河尽头 下卷》是一本由李永平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河尽头 下卷》读后感(一):很喜欢

  是近两年读过最爱的一本书····································································································································

  《大河尽头 下卷》读后感(二):为谁书写

  李永平在上卷中说自己在写作的过程期间决不重回故地。这种刻意与现实的干扰保持距离的作法在他后来对文字意向的雕琢上确实颇有帮助。读到艰涩处,返回几页前,或者跨到几页后,你会发现,淡化故事,淡化语境反倒令阅读更好地持续下去…但那些匪夷所思的描绘又像是随意堆砌的石滩,尽管依然令人炫目并惊叹其文字背后的万种风情民俗。总之,当他沉湎在用笔书写自己脑海中的那些绮丽光景时,也将一部分读者拒之门外。我很不愿承认自己是被拒绝的读者,但是每当在我调整我的阅读节奏时,便会发现大河上的这趟旅程似乎总是停滞在某处…这或许也是李永平的特色吧,华丽而迂回的叙述,总是不让情节迈得太快,围绕在进展处一周后方才引入下一幕。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题外话,书写究竟为谁,是为了欢迎读者的到来,还是旨在纾解自身的情感?

  《大河尽头 下卷》读后感(三):激烈回归并创新华语的东南亚语言支流。

  说它回归华语:根据当时马来亚社会背景,作者的南洋浪子心境,文章自传色彩的关于寻觅与回归的故事,甚至浸泡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遣词造句,都是关于回归。

  说它激烈:且看那比浓墨重彩还要浓的对赤道大河与雨林的描述与想象,几乎创造了一个鬼魅癫狂的世界。然而读来没有不适,因为作者的神是聚着的,他冷静认真地观察或想象这个大河世界,这是一次方向明确、按部就班的旅程。这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程。

  说它创新华语:我没有从任何内地或西方华人作家那里读到过类似遣词造句的方式。神曲的寓意,纽约式的描写风格,台湾式的耐心,文言文的遣词造句,东南亚的风土与故事,油画甚至油漆画级浓厚的画面感,全融为一体,让人惊艳。

  一方水木养一方人,也就养一方文。新鲜血液对华文的发展无疑很重要。有人批评它攻击工业侵略时过于”政治正确“了,然而本书一贯犀利,无意委婉或藏以寓意。直截了当不也挺好么。

  《大河尽头 下卷》读后感(四):笔记

  随着长舟旅行的开始,不再有沿途的村庄城市,告别喧闹的人世,整个小说也变得很难读,几乎每一章都是对沿途景色的描写,导致后来看的又慢又痛苦,索然无味。

  大河的尽头也是源头,载着亡魂回归的神秘长舟,少年永在源头完成了自己成为男人的仪式,与少年时的自己告别,旧的自我的死去,成为男人的永的诞生,这究竟是死亡还是新生?

  虽然我很喜欢的书评人梁文道评价李永平的文字华丽,繁复,行于未止,把他和另一个以文字爆发力著称的台湾作家骆以军相比。没错,李永平的文字的确很华丽,在开卷节目中梁所读的几段也不可不称美,但是读到后来你就会发现,李永平的书写有大量的重复,把同一个事物用一个修辞写了5次6次,读来还怎么可能让人有如初见般的震撼呢?而骆以军就从未给我这样的感觉,在西夏旅馆煌煌百万字,骆以军把时间凝固,人物静止,剧情推动近乎停滞的描写里,我从未看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在最后迎来阅读旅途的终点时,《山》留给我的是不耐,而《西夏旅馆》,我只想从头开始,再领略一次骆以军的文字暴力

  《大河尽头 下卷》读后感(五):重新认识南洋婆罗洲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书了。 早前在豆瓣看到介绍大河尽头的一篇书评 第一次听到南洋华人文学这个概念。虽然对小说内容还一无所知,却已经非常期待一读,盼了半年终于等到图书馆收录新书,一路读来,真是不负所望。 支那少年和荷兰姑妈一起溯流而上寻访婆罗洲圣山的旅途,跟随着主人公的行程,认识南洋,认识南洋诸岛的历史、近代的变迁,南洋的华人群落、白人殖民者、原住民各部落、日本侵略者以及战后的商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卡江、圣山峇都帝坂、婆罗洲的密林、橡胶种植园……这里神奇的部族、动物、人物、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达雅克族原始信仰,新生的原始的善良的丑恶的真实的虚幻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混沌不堪荒诞不经的统统混在一起……最终溶合成婆罗洲——这个地球赤道正中,世界中心之岛前世今生的一曲交响诗。这些完全超出我的预期。 虽然之前也听梁静茹、孙燕姿的歌,也看过《小娘惹》、《夏日麽麽茶》,也知道郑和下南洋 但因为印尼的排华**,所以一直以来尤其抗拒着印尼。读了《大河尽头》,对于东南亚,特别是婆罗洲有了重新的认识。 阅读的体验也很美妙,可能上一次有这样的阅读体验是《百年孤独》了吧,两者多少有点相像之处。虽然开始觉得故事罗罗嗦嗦,作者反反复复的交代故事背景,可是读着读着似有一股醉意,仿佛被催眠似的放不下书的一直读。 之前还曾一度质疑南洋华文水平,结果翻开第一页就彻底打破了我无知的臆想。精致的文字如精心雕琢的工艺品 字字斟酌,不常用的生僻词用词,马来语、华语、日语、甚至台语,各种文字混合在一起,让本就如梦似幻,诡异迷魅的故事增添了更多艳丽风情。 个人印象最深的是少年和姑妈在新新唐的片段、还有少年在二本松别庄鬼上身的那段。 很感谢本书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 PS这个故事不由让我想起《3×3只眼》中的一段小故事——《马来赤雨》——讲日本在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砍伐树木草菅人命后冤魂成精的事,和故事主线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高田特意讲了这一段。

上一篇:《蒙田论人生》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尴尬时代》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