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加缪并不反对理性,“理性有其范畴,他在其范畴内是有效的”,“如果荒诞在这是产生了,那就恰恰是碰到了这种有效而又有限的理性,碰到永远产生着的非理性”(P45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大约就是,“荒谬,其实就是指出理性的种种局限的清醒的理性。”这种理性/荒谬/非理性,有着深谙自己局限的谦逊。
但“荒谬”的创造又是不够的,“反抗”则是回到生活中去,去穷尽自我和生活的可能。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加缪的“反抗”,不是向往、不是希望、不在于未来。怀着希望/幻想去生活,那种预先假定的生活目的让人变成了自身自由的奴隶,因为他受制于自以为已然掌握的真理,穷尽自我和生活的自由也由此消失。对生活的“反抗”是无希望地生活着,这种方式“是确信沉重的命运,而不是与命运相随的屈从”。而自杀则是逃避了面对荒谬的沉重,是一种试图消解荒谬的努力。然而,荒谬是在人与生活的相抵中不断爆发出来的,是在人的存在中自我维持的,通过消灭自己的存在来消解荒谬是一种轻视自己的态度,也是反抗的反面。荒谬之人是从希望结束的地方起步的(这倒让我想起鲁迅那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于是这又回到了开头那句话:“荒谬的人认为,问题不再是去解释或找寻出路,而是要去经历、去描述。……解释是徒劳的,但感受却留了下来,而且随着这种感受,产生了对一个在数量上不能穷尽的世界的种种召唤。”
如果说,艺术的创造是对这个“在数量上不能穷尽的世界”的回应,那么首先,也就是在“描述”之前,你自要去“经历”。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七):荒谬的人,荒谬的世界,进行着荒谬的生活。
薄薄的一百多页的小书,原来打算一天看完的,结果看了一个月有余,读书笔记做得快把整本都抄下来了。小弟是个工科生,文笔不好,写下来单纯是给自己看看娱乐用,写得不好请轻喷。
一、荒谬的世界
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始终停留在描述一个又一个现象的层次,对于各种现象的解释,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科学一次一次把我们引入庄重的殿堂,到头来却发现是一个又一个试图自圆其说的假设。世界的荒谬,非理性在此体现。加缪他虽然比起把世界变成一个大公式更愿意用灵魂去感受世界,但他仍然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但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理性至上者。理性不是思想,他确定理性是思想的一个工具,但却是一个受限的工具。理性只在一定范畴内有效,我们只能在这个范畴内用理性尽量的去理解这个世界,世界的非理性揭示了这点。
认识到世界非理性的人有一种倾向,把各种非理性的东西抽象化成一个整体,他的名字叫神或者上帝。加缪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一个不知的整体抽象成一个万能来解释一切,这是违反逻辑的。另外这种倾向提供了飞跃,帮助人逃避不可消除的荒谬感。为人提供精神安慰,为相信永恒找了一个很不可靠的借口。
二、荒谬的人
当厌倦了重复的生活,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一点被荒谬感正面击中,开始审视生活的价值,即生活值不值得经历。人便清醒了。而意识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所有的举动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做的一切,所得到的一切,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最后都会归于尘土。然后,荒谬感便产生了。突然间,我们所熟悉的这个世界变成它原来的样子,离我们那么遥远,而我们对它是那么的一无所知。这便是荒谬感,它源于人的生活与世界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对比产生了荒谬感。它是一种舞台与演员之间脱离感。那么,荒谬感,生活的无意义,必然会推导出自杀的结果吗?
很多哲学家作家希望消除荒谬感来给人活下去的勇气,加缪则不然。他认为荒谬感是生活与世界比较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展开此讨论的基础,荒谬感是无法消除的。关键是怎么与荒谬感共存,怎么带着这种破碎去生活。上面所说的飞跃,就是通过抽象的上帝,期望得到永恒光芒的照耀使自己的生活获得某种意义,从而消除荒谬感。而自杀本质上也是想消除荒谬感,是抵抗的反面,是一种逃避。加缪拒绝自杀。
三、荒谬的生活方式
1、抵抗。荒谬感是存在的,无法消失。我们非但不该想方设法消除荒谬,反而应该时时唤醒荒谬感,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只有这样,才算是活着,才算站在抵抗的道路上。在这个冰冷而又燃烧的世界里,投身于抵抗的熊熊烈火。
上一篇:《玩法变了》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中国的宗教》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