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神话读后感精选10篇(7)

  “然而,那些自杀的人又常常可能确信生活的意义,这样的矛盾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在逻辑学反而显示出那种强烈的**力这点上讲,这些矛盾从来没有如此深刻过。”

  “在对生活意义持否定态度的思想家中,除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基里洛夫,天生耽于幻想的贝尔格里诺斯和善于预见假设的于勒·洛基叶之外,没有一个人把否定生活意义的逻辑推理发展到否定这个生活本身。 ”

  23、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很容易沿循这条道路。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一切就从这带点惊奇意味的厌倦开始了”

  “一切都起源于这平淡的‘烦’”

  “同样,时间为着平淡无光的日日夜夜而背负着我们。但是,一个我们在其中背负时间的时刻总会到来。我们是向着未来生活着的:‘明天’,‘以后’,‘你到那时’,‘随着年龄增长你自然会明白’。这些悬而未决的设想值得重视,因为它们最终都指向死亡。

  28、

  “这个世界,我能触**它,而且我还能断定它存在着。我的全部学识就到此为止,其余的需要再建设。”

  “有一些事实,但却没有真理。”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与我们布道者所说的“你要有道德”的话具有同等价值。二者都揭示了一种怀念,同时也揭示了一种无知。

  我从来不觉得我不热爱生活,或没有生活的**。但我也时常会限于一种“虚无”主义的“消极”情绪里。

  从某种角度上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我需要一种意义,被我奉为信仰或者说信念,让我得以积极地良性生活下去。我一度在很长时间内(高中到大一)认为我已经找到了,却又在后来将之推翻,并怀疑意义、终极意义的存在。我曾将我生命的意义寄托于文学,但随着年纪渐长认识到,文学本身不可能大于生活,否则只能沦于空中楼阁。我曾信奉知识,却又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它产生怀疑——显然,知识并不能带来幸福,想得越多烦恼越多,学得越多也可能思维成见与习惯越深。但我又自觉浅薄。

  古希腊人热爱知识信奉理性,这几乎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然而,自尼采始,对理性的抨击从未有近一百年来这般猛烈。犹太人早在十一世纪就消灭了文盲,而他们始终虔心信封的是神明和苦难。然,无论知识抑或宗教,也都为人所创造。任何绝对的真理或者说终极的意义或许都不存在。

  我又想回到生活本身去,将所有的感官沉浸于生活的分寸,去体验每一点平凡光景带给我的感悟。如庄子所言,“道在屎溺”。或许是境界不够,年轻的毛糙未除尽,平常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发呆,往往依旧带给我无尽的怀疑与困惑。但这种困惑又显然不仅仅是发生于我这么一个平凡年轻人身上的。贝克特笔下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是一个久等不至的戈多。《百年孤独》里,老布恩里亚在疯掉以后,坚持不相信“今天”已经过去了,因为它和“昨天”没有区别。

  生活周而复始,剔除琐细的区别,“每一天都是新的”更像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谎言。我们的生活,和西西弗周而复始的往山顶推石头,有什么本质区别?

  区别就是有个尽头吧。

  生活怎么过不是过呢?人们不停地告诫着做这些做那些是让自己过得更好,但这些那些都做过后也未必比美美睡上一觉让一天闲闲过去好。至于身后的意义又和自己何干?人类都会灭亡,地球也终于一日会被太阳吞掉,宇宙或许也会归于寂灭……宇宙之外?我不知道,知道也不会怎么样。

  每每这么想时,我就什么都不想做了,觉得生活更加寡淡。

  最后一章——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若他行的每一步都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哪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的命运荒谬。但是这种命运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的偶然时刻才是悲剧性的。西西弗,这诸神中的无产者,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成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上一篇:《玩法变了》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中国的宗教》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