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康》的读后感10篇(4)

  正如拉康自己告诉我们的,他的这个话语得益于黑格尔——更确切地说,是科耶夫所阐释的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在科耶夫的阐释中(注:这一阐释集中体现在科耶夫对《精神现象学》第四章A节的注解中,也许正是考虑到它的重要性,科耶夫研讨班的编辑者最后把它作为“代序”放在《

  只有当一个欲望不是针对身体,而是针对另一个人的欲望时,只有当一个欲望试图在其人的价值中和在其人的个体的实在性中“被欲求”或“被爱”或“被承认”的时候,欲望才是人的欲望。(注:同上书,6页。)

  更是为了让我们脱除日常语言的意义凝固,使我们摆脱日常主体的僵尸状态。“女人不存在”,“性关系不存在”,这些与其说是一种论断,不如说是一种语言效果,

  可女人到底是什么?女人到底想要什么?弗洛伊德至死都认为这是一个谜。

  比多唯一性的假设看似可以拿来说明两性特质的差异,但女性**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因为如果女人只能通过压抑其男性特质来享受一种“使”自己处于被动位置的快感,那这一压抑——对女性而言,这实际就是一种转性,即从混合的男性/女性特质转向单一的女性特质——

  女性之性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缺席,一种虚空,一个空洞”(

  许多时候,女人的歇斯底里也是一种伪装和扮相,但与上面调用表象的遮蔽/暴露功能来完成化装的运作不同,女人的歇斯底里是反击性的,它既是对他者之无能的反击,也是对自己的根本性欠缺的反击,而其实施反击的工具或手段就是根本性的欠缺本身。歇斯底里的女人是一个实在的女人,一个处在象征秩序之外、在象征秩序的边缘挑战菲勒斯能指的权威的女人,

  这也就是说,男人和女人各自享受原乐的方式是不对称的,男人的原乐完全取决于菲勒斯功能,女人的原乐只是部分地由菲勒斯功能决定,男人的原乐只局限于菲勒斯原乐,而女人既能享受到菲勒斯原乐,也可能享受到他者原乐。“不是因为她不全处在菲勒斯功能中就说她根本不在那里。她不是根本不在那里。她完全地在那里。但是那里还有更多东西。”(

  女人一方面从男人那里欲望菲勒斯,寻求菲勒斯原乐,另一方面又无法从其伴侣那里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她的“非一”、她的不完整又使得她对自己究竟欲望什么始终一无所知,所以她总是把自己指向他者的欠缺,让自己占据欠缺之他者的位置去质询菲勒斯的功能。“

  首先是他者概念的提出。尽管拉康早年就使用过“autre”这个词,但并没有赋予它特别的含义,它指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他人”。但30年代科耶夫的黑格尔讲座无疑让拉康领略到了这个概念的神奇魅力,当40年代中期他重新拾笔写作时,具有现象学色彩的“他人主体”已成为其思考主体问题时的一个重要向度,这一点在1945年有关“逻辑时间”的论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是的,不论是谁,阅读拉康一定会遇到许多障碍,但那不是因为你的智力有限,而是因为拉康的反智性写作太过强大。

  不要向欲望让步,因为人的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这就是拉康的“纯粹欲望批判”——它也许将成为继康德的三大批判之后的第四个批判——所给出的一个先验律令,只有在这个律令之下,我们才可以完成对自身症状的阅读,才可以在享受症状的**中把痛苦升华为神圣的受难,如同巴洛克艺术家总喜欢把死亡升华为牺牲一样。

  我只好放一句狂言:“读懂一半已是阅读拉康的最高境界。”齐泽克也只不过读懂了一半,而我所读的一半可能比他那一半还多那么一点点——因为他在阅读中总是直接把结论摆在那里,而我还力求呈现阅读的“过程”——当然我说的只是就阅读拉康而言。齐泽克的拉康不过是一个半吊子的拉康,如同他的马克思和黑格尔也只是半吊子一样。大家一定不可小看这三个半吊子:它们**来看都不过是半吊子,但把三个半吊子加在一起,其爆破力可能要用三次幂来计算。

  当然,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用“恨”来取代这里的“爱”——要知道,恨并不一定就是爱的对立面,尤其在分析性的关系中,恨常常是爱的必要补充,比如我们常常说“因爱生恨”。

  人们绝不能就此认为,恋爱中表现出这种忠诚和贞烈的人肯定是一生只轰轰烈烈这么一次。恰恰相反,这种有着独特之处的狂热依恋会以同样的方式,在这种类型的男人的一生中一遍遍地不断重复——每一段恋情都是上一段的复制品。随着住址和周边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变化,此人的恋爱对象也会不断更换,最后其情妇的名单就会越来越长。

上一篇:毒蜘蛛之死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黑暗之地 1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