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读后感10篇(3)

  孙皓晖认为,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遮蔽,让秦帝国特殊的历史价值遭到严重程度的错误解读,各种戏说泛滥,更使得秦帝国乃至春秋战国的历史风貌面目全非。要廓清历史消除误读,第一要务便是史观视角,也就是说,站在什么高度以什么样的眼光审视这段历史。秦帝国是中国走向全面法制社会的历史镜子。于是在这部堪称鸿篇巨制的艺术佳构中,作者以文明史作为最高点切入。他力图艺术地再现,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变法图强,经过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艰辛悲壮历程。大秦帝国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帝国,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其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帝国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此,孙皓晖在《大秦帝国》自序中,以人文学者的历史眼光,敢为天下先地说:“大秦帝国是中华文明的正源”,“我对大秦帝国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

  《大秦帝国》只是一味相对丰厚的药引子

  小说《大秦帝国》的出版,特别是后来据此改编的电视剧的问世,如同一颗“深水炸弹”被引爆,批评与赞扬的交锋分外激烈。赞扬者评论此书为争民族话语权而鸣,为铸民族新灵魂而作,为今天的中国社会注入了一剂清醒剂。批评者认为,作者蔑视常识,无视几千年来人们已经形成的共识,扬法抑儒,可能造成新的历史偏见,变成“历史虚无主义者”。而孙皓晖则认为自己是在严谨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历史发展的本质是文明形态的演进”的历史哲学意识,而并没有采取中国人文学界在历史研究方面长期固守于事件陈述、编年考据等技术层面的研究方法。

  《大秦帝国》让不少人重读秦,认识秦。但孙皓晖认为,身为秦人,自己对秦的感情在这部书中并没叙尽,“《大秦帝国》只是一味相对丰厚的药引子,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是将中国的文明史传统,恢复定位到以秦文明为根基的中国原生文明精神中去,真正地以宏阔博大的诸子百家洪流为根基,而不是孤零零地矗一根枯木桩子作根基”。

  于是,在上述思想的催生下,《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诞生了。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启示什么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首次提出中国原生文明的概念,重新书写了中国前3000文明史,细致梳理了秦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的七大历史性跨越,总结出中国民族五大生存经验。

  孙皓晖在书中论述,中国文明五千年,前三千年是我们的文明高原,文明圣土。在这三千年中,华夏族群历经了七大时代——五帝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帝国。在其中的每一个时代,我们的民族都曾经实现了一次巨大的文明跨越。历经七次大的历史跨越,我们的民族终于登上了中国古典文明高原的最高顶峰——秦帝国时代,成功地实现了中国疆域的统一,成功地创造了中国文明的统一,给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奠定了永恒不朽的历史生存范式。

  此后,自汉武帝时代开始,中国文明出现了千丈瀑布式的历史大落差,开始了两千余年地平线式的涌动发展。在后两千余年中,我们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文明突破与技术性质的社会发展,但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的整体跨越。宋明之后的中国,在“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理念笼罩下,更是迅速地趋于僵化陈腐。以至于在清末,我们终于沦为几近僵尸的“古老肉”了。

  作者认为,一个民族的发展要保持悠长的生命力,保持**的生命状态,就必须有坚实的文明根基。这种文明根基的坚实程度,不仅取决于文明传统的丰厚性,更取决于一个时代基于清醒的历史意识而确立的继承原则。而国家文明话语权的确立,是实现民族复兴与文明跨越的必备历史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推翻旧史观,直面新时代儒法之争,推崇法家,彰显法治精神,批判儒家文化霸权,认为儒家独尊之后的中国文明失去了此前创造力。在为秦帝国正名中,他明确指出:中国文明的强大与不朽,不在变形的末端,而在雄厚的原生时代。

  一面呈现历史,一面解析历史

  据作者说,这部书的原本真身,是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全部解说文字。唯其如此,它的语言才有一定的跳跃性与形象性,会给读者一定的阅读美感。可是,当这部纪录片写完之后,朋友们与作者的共同感受却是,它更像一本书。作为纪录片的解说,它需要大大稀释,从而**出从容舒缓的形象美感。作为一部文明史著作,它却与学院化标准相去甚远。此书既没有长长的注释,也没有开列庞大的参考书目,内文中的批量引号现象也极少。

上一篇:《失控的玩具》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穷酸超级大国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