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同为蛮夷,何不请兵于楚而于秦也?楚与周世仇,昭王南征死于楚河,楚久不臣于周,楚无必救之心。楚地域广大,财货丰厚,不以周太子之贿为重,欲壑难填。楚虎视中原久矣,太子引狄狼入室,若求救于楚,则一狼未除又添一虎,大险。
秦周之间矛盾如何翻过?周杀秦恶来,恶来乃秦人之祖。然秦人非商人,秦周为族仇私怨,而非国恨,秦未涉管蔡之乱可证。秦无为殷商复仇之心,可知其恨不深,非如夏启杀伯益那般夺天下之恨。秦族恨远而浅,无落足之窘迫近且深,想来周太子必以地利名禄说之,如此可成。
如何评价乐毅王道化齐失败?
时势不同。乐毅于战国大争残酷之时,欲行春秋王道之法,刻舟求剑,大谬也,此为根由。
时局不容。当是时也,弱燕一举下齐国七十余城,几灭齐国,破战国均势,此其余五国万分难容之事,岂容燕国缓慢化齐?必多方以误之。燕腹地大空,赵魏直捣蓟,岂不危殆?
国力不济。燕先经齐乱五年,二十年才勉回复些许国力,组成一军。经此一役,燕虽获财物,然民力不足。二十万大军久曝于外,财力人力难以持久,国内群臣多疑乐毅拥兵自重,岂能长久?
民心人性不知。弱燕攻齐原为复仇,庶民复仇但求激烈痛快,不求化敌为友,此民心人性也。乐毅不知国民之心,有自说自话之嫌。欲征服一国之民,须雷霆霹雳重创之,必要时灭绝杀降亦非不可行,再以文字化之,官爵诱之,财物惑之,仇眦分之,如此分群击破。民有奴性,久之则成,此所谓文武之道,恩威并施。如先德后威,民不感恩德,反以威烈仇之,即人性服恶不服善。乐毅不知人性,其败也必然。
为燕国计,并齐非一日之功,不求一时并齐,但求二十年蚕食齐国。故可割齐地二十城,立一亲燕齐王,齐国大事不决于齐决于燕,驻军临淄六都;外则厚贿六国,内则勤修政令,明政强军,广引人才,而后缓图之,霸业可成。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读后感(四):《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的全新思考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12年2月10日 作者:马信芳
这是一部力图理清中国前3000年文明历史的书。作者从中国为何文明意识苍白,为何没有自己的文明话语权的问题意识出发,经十数年研究思索,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集结成书——这就是著名学者孙皓晖继长篇史诗性小说《大秦帝国》后,推出的最新史论作品《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新年伊始,世纪出版集团推出这三卷本力作时声称,如同《大秦帝国》这枚“深水炸弹”一样,它将再度引爆。
在这部近70万字的著作中,作者明确提出:文明的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永恒的安全底线,中国社会应该告别“不争论”的特殊时期了。出版方也表示,作者从中国古老的原生文明事实,探讨中国文明的前进方向,而其颠覆性的思想观点,引发这种争论将不只局限在文史学领域,而是迅速蔓延到更多的领域。出版这样一部书,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以共同思索中国文明的本质问题。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孙皓晖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 文/图
“中国原生文明论”缘起《大秦帝国》
孙皓晖的“中国原生文明论”,缘起小说《大秦帝国》。1992年,孙皓晖那时的身份还是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那年他去北京参加活动,发现学术界一些知名人士在对中国历史文明的评判上两种理念占了上风:一是“黄色文明落后论”,一是“中国文明酱缸论”。
“一个唯一以其本原形态延续了五千余年的文明,如何就没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何就不能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根基?”孙皓晖对这两种扭曲解读中国文明论,不能接受。基于多年的研究和对中国原生文明的思考,决定以自己的史学观开写《大秦帝国》。为专心创作,1998年他更是辞掉西北大学的职务前往海南。2008年春天,当敲下小说《大秦帝国》的最后一个句号时,他满头黑发已经灰白。从43岁到59岁,人生中最美好、最年富力强的16年,都义无反顾地献给了《大秦帝国》。该小说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共6部11卷,504万字。这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
上一篇:《失控的玩具》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穷酸超级大国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