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出台《恩施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制定工业发展“一意见一办法两细则”(8),鼓励支持企业发展。“一区五园”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园进驻企业10家,完成投资10亿元。七里坪产业园建成1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白杨坪产业园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完成场地平整,200套公租房启动建设,和诺生物、双盈电力等3家企业完成入园选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总数达82家。实施亿元工业项目16个、技改项目26个,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1%、20%。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亿元。成功入围“2018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创建*推进,青云崖旅游度假区顺利开工,国家地质公园大峡谷园区通过验收。乡村旅游不断升级,二官寨入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旅游宣传推陈出新,恩施旅游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成功举办恩施旅游杭州推介等活动,旅游市场逐步拓宽,旅游接待人次首次突破2000万。获“2018中国最美县域”称号。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势头强劲。完成5个乡镇硒资源地质调查工作,建成2个硒茶标准化示范基地。积极参加农博会、茶博会等国内大型展销活动,成功承办第五届硒博会,“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新增“规上”硒食品精深加工企业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家。全年实现硒食品精深加工总产值18亿元,硒产业总产值达11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初见成效。成功引进国药控股、德源药业、藻缘硒肽3家生物医药企业,新增“规上”生物医药企业2家、中药材规范化初加工厂2家、药材专业合作社50家、中药材种植基地3.3万亩。生物医药产业综合产值达23亿元。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板桥风电项目一期即将竣工,完成投资1.8亿元,新塘太山庙风电场项目通过省发改委核准。投资3080万元建成77个光伏扶贫电站,67个并网发电。完成清洁能源产业总产值10.7亿元。

  (四)强服务、提效率,改革开放显实绩

  改革成效不断凸显。建立市领导领衔改革制度,推进重大改革事项落地。龙凤试点改革经验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重点项目异地评标作出有益尝试。去产能取得新进展,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8万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合,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高。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项目建设“五化”机制(9)改革全面完成。产业项目审批改革、县市机构改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改革红利充分**。

  开放水平稳步提升。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规则,整合招商小分队力量,成功引入卓尔集团、鑫航盛科技等大型企业进驻恩施,签约南里渡水上运动公园、新型发泡材料等9个优质项目。出台招商项目秘书管理制度,健全“四个一”项目服务机制(10),伟宏矿业、高台矿泉水等24个项目开工建设,国际物流港、鹿院坪景区等10个项目建成运营。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亿元,直接利用外资846万美元。恩施市与英国怀特郡缔结友好城市,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五)拓功能、塑形象,城乡面貌明显变化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实施“16+1”州级重点项目(11)和10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8亿元。209绕城线华硒物流园段、龙洞河南路、旗望公路建成通车;高旗大道、西湖大道、金龙大道等项目加快推进;硒都大道、旗峰大道等工程相继开工,“六纵五横四环”(12)城市路网初具雏形。施州大桥东片区下穿通道即将贯通、九岭岗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工程全面竣工;二水厂迁建、大沙坝污水处理厂、清江带状公园等项目有序推进;火车站站前广场、车坝河水库引水工程启动建设,“三厂二廊一园”(13)城市配套更加完善。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新改建民俗化公交站台24个,购置新能源公交车41台,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一江一古城”(14)建设稳步推进,清江亮化一期工程全面启动。七里坪、恩施西及恩施北三条高速出口路绿化美化工程相继实施,城市窗口再次擦亮。城区主干道弱电整治初步完成,人行天桥和跨清江桥梁修缮美化工程即将完工,东风大道、航空大道、土司路人行道改造工程如期完成,精品景观树完美亮相,城市颜值再次刷新。“六城”同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复查验收。“拆围透绿、见缝插绿、裸土覆绿”行动取得实效,城市绿地率达33.9%。在建工地全面设置标准化围挡,获得市民好评。松树坪、蔡家河、三河、白庙桥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即将竣工,群众居住条件有效改善。“路长制”全面落实,“寸建寸管”理念渐入人心,市民获得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