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年1月21日在韶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韶关市市长 殷焕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铆足干劲抓落实

  过去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三大主题”工作、“三大重点”民生和“三大基础”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663亿元,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7亿元、增长6.8%,其中税收收入60.2亿元、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1亿元,增长9.3%。

  ——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级“绿色制造系统”、省重点实验室取得零的突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投资分别增长11%、60%,均居珠西装备制造产业带八市第二位。现代服务业和营利**业分别增长7%和17%。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4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

  ——提升了城市发展格局。五大片区建设实现破题,芙蓉新区完成投资72.7亿元,韶州公园一期竣工,小岛片区百年东街西立面整治基本完成,芙蓉北片区“三城一市场”进展顺利,莲花大道全线贯通,曲江大道、新白线等城市交通大动脉加快推进。城市提升项目完成投资66亿元,实现“三个翻番”目标。

  ——夯实了生态文明基础。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4%;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优良比例达100%,是全省唯一无黑臭水体的设区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初步划定1000平方公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列入全国试点,“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通过省级验收。

  ——优化了政务服务环境。“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延伸至镇村,“马上办”服务模式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第四个建立“网上中介超市”地级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便利度跃升粤东西北首位。全年为企业减负36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3.5%,其中新登记企业增长29.7%。

  ——改善了群众民生福祉。全市民生投入251.7亿元、增长5.4%,占财政总支出7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万元,增长8%。6471户1.97万人实现预脱贫。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实现全覆盖,新增学位1.29万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排名全省第三。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产业振兴,激活发展动能。加快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技改项目220个、完成投资55亿元。港珠澳大桥使用韶钢牌钢材达17.9万吨,占主体工程用钢量的70%。启动百家优质企业倍增计划,纳入计划企业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22.1个百分点。首次实施“企业管理标杆培训计划”。规上工业实现利润89亿元,增长3.5%。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组建特钢和先进装备产业联盟,引进、开工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项目分别为11个和9个,珠西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区建设扎实推进;广东联通BPO一期、“华南数谷”云计算中心一期和华为·鹰硕智慧城市项目启动建设,智能指挥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曹溪文化小镇“三个一”项目基本建成,“大珠玑”项目开工,云门山旅游项目一期竣工,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和13.8%;华南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农批商贸城等项目稳步推进,我市被列为省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利民制药新生产线建成投产,东阳光药业、萱嘉医药等项目加快建设;举办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和第28届中国兰花博览会,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和省农业类名牌产品35个、均居全省第一,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家。实施园区三年提升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增长45%;省级产业园实现县域全覆盖;开工项目130个、投产65个;规上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2%。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11%;东阳光公司成为我市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