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合作,建设泸州香港科技产业园,高效运行经广州至香港、经钦州至东南亚的“铁海联运”班列,探索开行经凭祥至越南的国际铁路班列,形成对接东盟的南向国际贸易通道。深化与重庆、武汉以及长三角地区合作,支持合江县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优化至中国台湾、韩国釜山、日本大阪等江海联运近洋航线,稳定开行“五定”外贸直航班轮每周4班,建设四川东向出海贸易主通道。加强与成都合作,探索建立“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配套在泸州”的新型合作关系,提升“蓉欧+泸州港”班列运营效能,构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物流节点。带头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在竞相发展中实现多赢共生。

  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充分发挥我市基础、特色和优势,深度对接国省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支持重点,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精品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推进重点企业强链补链,全力引进配套行业领军型企业。探索实施“中介招商”,深化与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合作,拓展信息渠道。全年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个,省外国内到位资金480亿元。

  二、聚焦振兴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立足市委确定的“三大千亿产业”,精准对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人为中心、主导产业十分鲜明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

  推动白酒等传统优势产业优质发展。支持泸州老窖、郎酒领先发展,确保泸州老窖酿酒技改工程竣工投产,推动泸州老窖百调酒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郎酒股改上市,加快二郎“名酒·名镇”、郎酒浓香基地建设。支持川酒集团与中小酒企抱团发展,加快环球佳酿、绿地酒业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百亿级”酒企,推动玉蝉、三溪等“小巨人”企业梯度成长。坚持纯粮固态酿造,强化白酒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推进白酒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发展酒文化旅游、会展博览、创新研发等增值服务,提升泸酒核心竞争力,高质量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着力拓展酒类市场空间,支持泸州老窖“五大单品”和郎酒“一树三花”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优质白酒“走出去”并购重组步伐,全市酒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910亿元。扎实推动机械、化工、能源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北方化工乙基纤维素、鑫阳钢铁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四大产业”增加值增长8.5%。

  推动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发挥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加强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开工建设豪能同步器系统智能生产基地,确保江麓容大CVT生产基地、中航EPS转向系统生产基地等项目全面达产。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建设鼎科纳米脱酸液研发生产基地,确保德国林巴贺发动机、航空工业无人机项目竣工投产。大力发展现代医药产业和中医药产业,推进步长生物医药、奥泰医学影像等项目建设,依托川渝医药行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和西南医科大学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医药研发及产业化生态集群。

  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充分发挥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作用,积极争创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四川分中心、先进计算(超算)中心建设,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崛起,优化产业链配套合作,开工建设鑫王牌科技产业园、艾乐丰手机生产线等项目,确保与德科技、迪信通科技等企业建成投产。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慧工厂,提升工业数字化生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切实增强园区集聚功能。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的思路,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提升承载能力。泸州国家高新区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园、汽车科技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现代医药产业园建设,迈入“千亿园区”行列。长开区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加快建设川渝滇黔物流集散中心,着力打造临港产业基地。酒业园区健全优化酒类全产业链,加快建设以酒谷湖为主轴的城市生活配套功能区,推动产城景一体融合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突出空天动力研制和材料生产,加快打造空天科创产业新城,争创军民融合创新试点示范园区。加强园区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建设,建成标准厂房85万平方米、专家人才公寓800套。全市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