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加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抓住用好国家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机遇,聚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三大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157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和20家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楼宇经济,持续推进11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着力发展智慧物流。强化淄博新区商务金融中心集聚功能,提升齐鲁股交中心及齐商银行、农商行、招金期货、齐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法人机构运营水平,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展壮大卓创资讯、齐鲁云商、华润物联网产业园、华云大数据小镇、海尔CO**O等智慧平台,积极培育工业设计、软件信息、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服务提供商,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健康养老、教育文化、旅游休闲、信息通讯等生活**业,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努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着力推进“两城一谷”建设,组织实施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等80个校城融合发展项目,加快建设科学城科创中心、MEMS产业创新园、齐鲁新材料中试基地等研发创新平台,切实深化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加快洽谈引进高等院校,年内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院士工作站等30家以上。突出企业和行业联盟创新主体作用,建设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5%以上,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51%以上。着力完善“双创”平台融资、研发、咨询服务等综合功能,构建要素完备的创业创新生态链。

  四是强力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开展“园区改革建设发展突破年”,完善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仓储物流、融资租赁等服务平台,年内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落实“管委会+公司+基金”运行模式,探索建立针对开发区的高效审批机制,推行“亩均税收”领跑者激励制度。统筹全市重点园区产业布局,实行招商项目“飞地政策”,推动“四强”及其细分产业加快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强化重点化工园区承载功能,分类推进化工企业转型升级。集中抓好建陶、耐火材料、微电机、家具厨具、智慧厨电等特色产业集聚区,提升传统产业智慧化集约化水平。

  五是奋力在“双招双引”上发力突破。扎实开展“四大招引工程”,突出以企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高水平举办境内外专题招商活动,全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全市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和全程服务机制,年内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170个以上,“四强”产业项目占比不低于60%。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3条”,鼓励市内高校毕业生留淄就业创业,实行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新增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30名以上。加强落户安居、教育医疗、金融支持等服务保障,充分**人才的“含金量”。

  六是培育壮大转型发展优质主体。组织实施年度投资1000亿元的323个市重大项目,积极推行审批代办制度和资源要素跨区域统筹,无需新增用地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新增用地项目10月底前全部开工。支持“双50强”和行业骨干企业跨越发展,鼓励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引进战略合作者、实施海内外并购做精做强主业。全面落实各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完善培训、咨询、代理等公共服务体系,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70家。继续实施“十万企业家三年培训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十年培训计划”,全年精准培训2万人和5000人以上。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推进管理对标行动,引导更多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品牌引领、质量振兴的内涵发展道路。

  (二)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问题导向,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为淄博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打开新局面。

  一是把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攻坚克难,精准施策,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力突破大气污染治理瓶颈。扎实推进“1+4”专项行动,取缔35蒸吨/小时(不含)以下燃煤锅炉,关闭6台燃煤小机组,完成14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任务,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900万吨以内。精准实施石化、有机化工、包装印刷等行业污染点源治理,加快淘汰国Ⅲ重型柴油车。推动“公转铁”货物运输方式调整,加强骨干道路、建筑工地等领域扬尘污染治理,年内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60%,“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80%。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小清河淄博段治理工程,完成猪龙河篷河段综合整治,健全黑臭水体、黑臭坑塘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严企业污水排放标准,推动工业聚集区加快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保障全流域水体稳定达标。扎实开展地下水污染专项治理,突出抓好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周边地下水检测整治,坚决消除风险隐患。实施光大水务一分厂搬迁及二分厂、三分厂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完成刘征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以最严的措施抓好水源地管理,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推进重点河流和骨干道路生态廊道建设,完成71座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和11处绿色矿山创建。开展固废危废填埋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设临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中心,完善重点工业园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年内基本消除超期贮存危险废物,各区县对固体废物实现集中处置。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切实防治面源污染。健全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坚定不移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和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彻底解决一批重点环境问题。完成全市“三线一单”编制,加快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刑责治污”力度,提升网格化、信息化、常态化监管水平,对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