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一是加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认真贯彻省、市委决策部署,按时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任务。*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深化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境内外社会资本合作,年内实现“四强”产业子基金全覆盖。充分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力争2家企业实现上市。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机制;全面开展“亩均论英雄”专项行动,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逐一核算亩产效益;加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整顿,盘活存量资源、推动集约发展;集成市级相关政策,集中投放到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市对区县财政体制,加大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积极落实国家税制改革部署,实质性、普惠性降低企业负担。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加快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推进“互联网+各领域工作”改革,更加有力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打通堵点、破除瓶颈。

  二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发展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扩大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内进出口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3家,品牌出口占比超过30%。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抓好3个境外园区和10个在建项目。加快淄博内陆港建设,扩大“齐鲁号”欧亚班列辐射范围,推进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申建综保区,打造贸易物流双向大通道。

  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为导向,按照“一不三一”标准,聚焦“一次办好”改革,持续深化12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进网上“不见面审批”,年内基本实现“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办理。严格落实各级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和效果评价,切实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深化政银企合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持续开展增加企业负担专项治理,严格规范涉企检查、收费以及第三方评估评审,最大限度降低营商成本。充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进“信用淄博”建设,实现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七)以为民服务的自觉,大力加强民生社会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制度,守住底线,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和创业贷款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各类保障补助标准,积极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两项标准,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加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和安全隐患治理,日间照料中心覆盖90%以上城市社区,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50%以上村庄。

  二是协调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抓好淄博新区高中、淄博十七中新校等项目建设,实施43所中小学新改扩建,其中中心城区新开工9所,建立完善解决“大班额”长效机制;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新改建普惠性幼儿园80处以上;增强高等院校自主发展活力,支持淄博职业学院创建国家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推进健康淄博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全面投用市中心医院西院区等重点项目;落实“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完善四级“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2020年基本完成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开展医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整治非法行医、保健品会销、虚假医药广告、骗取医保资金等不法行为。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和“品质鲁药”工程,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促进体育产业、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开展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切实做好军转安置和退役士兵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