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高铁新区发展。坚持城市东向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铁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绕城东路、临站商务区路网和高店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一期工程。统筹推进3个片区开发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临站商务区建设,推动长城集团完成门户壹号二期工程,建成大唐电信服务外包基地,实现商业街开街,聚集人气商气,加快武汉晴川学院大悟校区、武汉传媒学院大悟校区二期建设,建成县职教中心,加快推进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核心区建设。着力推进生态养生区建设,探索医养结合有效模式,建成县中医院医养康复中心,完成保利康养社区一期工程。协调推进生态文化区建设,建成市民之家、文化中心,加快推进联投集团综合开发,完成黄麦岭小区及学校、碧桂园小区建设,实现新老城区无缝对接。

  支持乡镇多元发展。发展壮大乡镇经济,支持宣化、河口全国重点镇建设,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商旅小镇。支持新城、高铁试验区加快推进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支持三里、四姑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打造茶叶小镇、红叶小镇。以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支持各乡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实现差异化发展,打造一批观光体验农业、乡村文化旅游、康养运动休闲综合体。

  (五)聚焦生态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举“绿色指挥棒”,守好“绿色责任田”,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

  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推进长江和淮河支流生态保护工作,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统筹做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固体废物污染整治等工作。编制完成澴河、滠水河、竹竿河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把实施澴河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全县生态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直击河流湖泊化、水生态碎片化问题,*推进河床综合整治、河岸线综合修复、入河排污口整治、非法采砂整治等工作,以开展黑河、高店河、大雁河等生态治理为重点,全面实施澴河重要支流生态修复。高标准推进江家山、五岳山、擂鼓台、仙居顶、大坡顶5个风电场的1800亩植被恢复工作,关闭5家到期矿山企业并督促生态恢复工作落实。重拳治理大气污染,继续抓好扬尘、油烟治理、“禁鞭”等工作,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确保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重拳治理土壤污染,完成白云金矿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矿区土壤修复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切实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加强系统攻坚。以“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36)”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厕所革命”,加快城乡公厕无害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成六类厕所27267座。加快实施精准灭荒工程,完成荒山造林及补植5万亩以上。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加强森林防火、“两虫一病”防治,严厉打击毁林毁田等破坏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抓好九房沟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实施阳平污水处理厂扩能工程,完善县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努力实现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面建成14个乡镇16座污水处理项目并稳定运行。大力开展“白色垃圾”治理行动,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开展存量垃圾大整治,实施大新垃圾填埋场续建工程,逐步完善垃圾收转运体系,努力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

  健全绿色机制。以解决生态环保信访问题为重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进河库长制,压实618名县乡村三级河库长责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河库巡查员的作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37)制度,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严格禁止环保“一刀切”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建立网格化生态环境监管体系。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加强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大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全年力争完成5000亩新增指标,大力落实“增存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全面整改违法用地,争创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县。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快建立“三线一单”(38)环境管控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