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功能价值,加强农工商互联,密切产加销衔接。*推进“两头两尾”,大力发展水稻、玉米、大豆等精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点推进圣海蓝靛果深加工、宏泰松果松仁深加工、润池科技食用菌、景天农业科技园等项目。推动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加快龙谷田园综合体、田润农业生态园、金沙乡村度假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谋划建设浆果坚果等全国性特色农林产品集散批发市场,加大绿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微商平台线上销售力度,拓宽渠道,创建品牌,推广错时销售、定制销售,实现“种得好,卖得更好”。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编制实施农村布局和农村建设两个规划。建设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圈,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加快通村道路硬化建设,在“村村通”基础上,努力实现“屯屯通”。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供电可靠率,实现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乡村全覆盖。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实施农村“三清四改一绿化”,加强村屯垃圾存放和收转设施建设,加快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年底前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推进“大棚房”、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加大宏伟镇等特色小镇、四新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重现田园风光留住黑土乡愁。

  (四)实施生态振兴工程,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宜居七台河。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加强企业污染防治,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焦化、火电、涉煤、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扬尘面源污染治理,强力推进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车辆扬尘管控,洗煤、焦化、建材等重点企业物料堆场全面实施封闭运行。继续开展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清零”行动。加大餐饮业及露天烧烤油烟治理力度,坚决管住群众身边的空气污染。强化秸秆禁烧,促进“五化”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

  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河流和湖库分流域、分单元、分阶段一体化治理,集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持续改善水系环境质量。加强桃山湖生态水体保护,抓好倭肯河流域综合治理,严控沿岸企业污染排放,继续推进万宝河、新老七台河、碾子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力争2019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强化水源地保护,加快汪清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整治城市水源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打好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战役,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2020年底前,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5%和85%。

  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用地规划和供地管理。实施城镇垃圾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医用垃圾等分类配套体系,加强末端收集系统建设,推进垃圾处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加强黑土保护,实施农业“三减”行动,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护,严控新增污染、减少存量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坚决打好生态保卫战。实行一条红线管控生态空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推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实企业修复治理主体责任,推动煤炭、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建设绿色矿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探索合同能源管理、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节能环保服务新业态。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景则景”原则,加快矸石山、棚改腾空土地治理和综合利用。实施天然林储备工程,发展“碳汇”经济。严肃查处违规挤占生态空间、破坏自然遗迹等行为,坚决守好森林、湿地、湖库、冰雪等资源。